菲律宾曾为美国的殖民地,冷战期间是美国对抗苏联,构建“岛链”战略的重要环节。当时,苏联在越南拥有金兰湾军事基地,而苏比克湾军事基地则成为遏制苏联的桥头堡。冷战结束后,美国将苏比克湾军事基地交还菲律宾,俄罗斯也撤出了金兰湾。不过,菲律宾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实力有限,要想在东南亚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所以马尼拉始终将美菲同盟关系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为此,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加强军事合作。

多年来,美菲在安全领域有三项重要协议,分别是1951年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1998年的《访问部队协议》和2014年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在这三项协议中,《访问部队协议》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有了这份协议,美军便可以“访问”的名义进驻该国,并使用菲律宾相关的军事设施。根据协议,在菲美军只能算是访问部队而不是驻军,但是随着印太战略的推进,美军希望在菲保持常态化的军事存在,并寻求重返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军事基地。

但是,《访问部队协议》明显是一部不平等条约。例如,严格限制菲司法系统对驻菲美军的管辖权,并多次被美方用来保护在菲犯下严重罪行的美军事人员;允许美军把货物进口到菲律宾,不允许菲方检查;允许美军舰机在菲律宾境内自由活动。但菲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一改先前菲政府的态度,多次批评美美方对菲禁毒行动指手画脚是霸权行径。更令杜特尔特不能容忍的是,美国肆意践踏菲律宾司法制度。多年来,美军大兵在菲丑闻不断,经常卷入嫖妓杀人、轮奸致人昏迷等恶性事件。由于《访问部队协议》赋予美军人员外交豁免权,美方经常用这一协议保护犯罪的美军人员。为此,今年2月11日菲律宾宣布终止与美国签署的《访问部队协议》,对美军下达逐客令。

然而,近日菲律宾又突然收回逐客令。据媒体援引菲律宾外长洛钦的话称,菲律宾自6月1日起暂停终止与美国签署的《访问部队协议》,为期6个月,菲律宾已经将此决定通知美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有分析认为,尽管此前杜特尔特向驻菲美军下达逐客令,但菲律宾不可能做到与美国决裂。多年来,菲律宾在军事方面完全依赖美国,双方在人员交流,武器采购、技术合作、联合军演等方面的合作非常密切。同时,在过去20年里《访问部队协议》已经促成美国大约13亿美元的对菲援助。仅2019年,美对东南亚国家的军援中,菲律宾一家便占了2/3。由于受历史影响和现实需求,菲国内有一大批亲美势力,杜特尔特不得不重新思考与美国的关系。

早前,菲律宾外长对收回逐客令给出的说明是“鉴于地区政治状况和其他变化”。但俄罗斯官员认为,这个理由很牵强。事实上,菲律宾是美国实施“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美军“岛链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根据美菲军事协议,美军可在指定的5个菲军事基地储存武器装备,为美军舰机在南中国海的军事活动提供巨大便利。在杜特尔特政府对美军下达逐客令后,美方不断向菲律宾施压。就菲内部来说,该国南部地区的反政府武装不断发动袭击,令杜特尔特焦头烂额。就外部来说,美军不断加大在南中国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并挑起事端,使得该地区的安全形势不断恶化,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杜特尔特只能向美国服软和示好,甚至有可能允许美军重返苏比克湾军事基地,成为像阿基诺三世政府一样的闹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