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美防长这番对华言论意味深长:战略竞争并不意味着敌对
2018-10-31 07:10:42




据外媒报道,美国防长马蒂斯10月27日在巴林出席“麦纳麦对话会”时表示,在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紧张之际,他将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在华盛顿举行会晤。马蒂斯表示,“战略竞争并不意味着敌对”,他愿意与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合作。据悉,马蒂斯是不久前在新加坡与魏凤和会面时发出访美邀请的,双方同意将继续就中美两军关系进行磋商。
国际舆论评论,美方主动邀请中国军方领导人访问美国表明,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到了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防止战略误判的关键时刻——特别是近斯以来,随着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两国紧张关系升级正蔓延至两军关系方面”。美国舰机在南海和东海进行的挑衅性动作,增加了中美两个大国间可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的风险。


众所周知,美国采取的一系列不友好举措,严重动摇了中美两军交往的基础。仅在今年,美国就做出了单方面取消中国参加“环太平洋军演”邀请,做出向台湾地区出售军事装备的决定,派出轰炸机和军舰在南海和台海附近搞所谓的“自由巡航”以及特朗普政府决定对中国军方购买俄罗斯武器实施制裁等等——一系列直接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行为。
对于美国的挑衅性举动,中方不仅表达了严正的抗议,也以实际行动给予了回应,包括取消了与美国防长马蒂斯在北京的会面,以及中国海军司令员访问五角大楼的计划等等;对于美国军舰在南海、台湾海峡的行动,进行了驱离、跟踪和监视。
事实已经证明,美国的对华强硬政策,无论是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无法收到白宫一厢情愿的预期效果,反而只能加剧中美两国两军的紧张关系。美国的倒行逆施,不仅是对两国关系和两国人民利益的损害,也不利于保持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
显然,要改变两国两军关系现状,需要作为肇事方和挑衅者的美国拿出诚意和行动,以缓和两国两军关系,防止产生战略误判。此次美国防长马蒂斯邀请中国国防部长访问美国,并强调战略竞争并不意味着敌对,某种意义上表明美国开始释放缓和的信号,中国军方领导人愿意应邀到华盛顿举行会晤,则表明了中国建设性开展两军关系的意愿,这是相向而行的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两国防长的此次会晤,机遇难得,挑战也不少。马蒂斯向来被认为是美国军方的强硬派,曾有着“疯狗”之称——尽管如此,他在当今的特朗普阁僚中,仍被视作具有建制派色彩的一员,因此据传并不为特朗普所倚重和信赖,前段时间甚至传出他被迫辞职的消息。可见,特朗普希望他能更加展示美国强硬立场,更加坚决地贯彻特朗普的个人意志。
国际观察家认有,特朗普及其倚重的官僚团队具有强烈的对华激进色彩,马蒂斯无论是出于巩固自身职位的考虑,还是保持美国对外政策一致性的考虑,在对华军事关系方面将不会有太大的发挥空间。由于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将中美两国关系定位为“大国战略竞争”关系,那么,这无疑也将成为美国发展对华关系的主基调——马蒂斯尽管可以提出中美战略竞争但不敌对,却也无力改变特朗普确定的对华关系的总基调。
中国军方领导人同意接受马蒂斯邀请到华盛顿会晤,表明中国愿意为加强两军建设性关系做出努力。中方早已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无意挑战美国地位,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中方显然也不想看到中美两军对抗。共同维护两国两军关系稳定,进而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应有贡献,是中国始终如一的愿望。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美国首先要拿出不再挑衅和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诚意与行动,并且,美国必须要清楚中国的底线:中国不会吞下任何损害自身核心利益的苦果,中国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和能力不容置疑。10月25日上午,魏凤和在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发表主旨讲话时坚定表示,中国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坚定不移。他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在这一问题上反复挑战中国的底线是极其危险的。


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最重要国家,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两国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更深刻影响着世界局势。“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既是基本的事实,也是基本定位。今天的美国,无法单方面定义中美关系,也无法通过损害中国利益而自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秉持“和而不同”理念,求同存异,务实地把两国两军关系推向建设性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点,不知美国人想清楚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