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在发现装备的反坦克武器都无法击穿苏联坦克后,中国就从朝鲜和罗马尼亚获得苏联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并仿制出了红箭-73,由于性能出色自1979年开始服役至今解放军仍在使用。
红箭-73反坦克导弹重11.3公斤,长0.86米,由于重量相对比较轻让其在战争中十分便于携带解放军战士携带,同时安装也十分简单。
红箭-73由三大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控制单元、发射装置和导弹,几十年来中国已经对它进行了多次升级,因此打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改进后的红箭-73导弹采用了串联式聚能装药破甲战斗部,据介绍这样能轻易穿透厚度超过500mm装甲,从而达到摧毁坦克的效能。
在完成准备工作后,解放军战士需要通过控制单元完成瞄准击发过程中,并在导弹离开平台的那一刻起操纵导弹直到击中目标为止。
整个过程需要及其的沉着稳定才能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期间一不注意就会错失战机,而这考验着解放军战士是否具有着扎实的基础。
现在的红箭-73导弹已经不仅仅是“克隆”那样简单,据介绍它的射程在500-3000米范围,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摧毁坚固的碉堡。
虽然它看上去已经古老,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外市场都备受欢迎,因此可以这样理解红箭-73可能是世界上最便宜最好用的的反坦克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