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大*网5日报道,去年12月最后三个周末,二十多名穿棕色军服的“武装部队”穿梭尖沙咀、中环及湾仔闹市。他们在熙来攘往的街道步操,又在中环码头、尖沙咀钟楼及湾仔港铁站口“驻守”,吸引香港市民围观。
这班“武装部队”并非cosplay迷,主办团体“时代思进”声称要通过扮演“香港义勇防卫军”,从而保卫“本土”历史。
这20多名所谓的“武装军人”穿着棕色军服、黑色军靴,戴着墨绿色头盔,衣袖绣有HKVD(“香港义勇防卫军”)字样,吸引路人围观拍照。约10名戴圆帽的导赏员趁机向人群派发卡片。
让我们近焦看看卡片上都写了什么?
说自己所扮演的“英勇角色”负隅顽抗?哈哈,看来港毒们为了争做合格的英奴,把中文都扔得差不多了。
网友们可怜他们中文太差,开始纷纷帮他们“续写传奇”:
联想到前不久台湾毒菜的自自冉冉和战战兢兢,再次证明了,无论台毒港毒,都是数典忘祖之徒。背弃了祖先留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他们的中文水平自然也不可能好。
“
而且,他们不仅背弃中华文化,还妄图歪曲历史。
有市民问到“香港义勇防卫军”在战时是否与东江纵队联系时,一名导赏员竟然斩钉截铁地称“没有”,又称根据英国及日本的官方档案根本没有东江纵队的记载。
但事实岂容他们歪曲!根据香港沦陷时期东江纵队所营救的美军飞行员克尔的日记(《克尔日记》I Bring You Go Home Now)记录,东江纵队多次营救盟军战俘、与盟军交换情报、与日兵作战,立下彪炳战绩。
(《克尔日记》)
有香港记者将导赏员的论调录音发给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主任刘智鹏博士,他直指内容“不知所谓”,点出多个谬误。
刘智鹏说,当时打仗主力是驻港英军,军人主要是英籍、加拿大籍、印度籍及少量华籍。“香港义勇防卫军”属于民间组织的后备兵,人数少,称不上正规军队,只是后来港英政府加以表扬,准许加上“皇家”二字。
然而,即便是正规的皇家英军,也向日寇投降了。1941年的圣诞节当天,香港总督杨慕琦接到英国政府的投降命令,放弃抵抗,香港沦陷。香港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日占时期,百姓苦不堪言。包括英国、印度、加拿大等国在内的陆海空军官兵1万余人沦为日军俘虏,其中英国战俘5000余人。大批俘虏被关进位于北角一处破烂不堪、污水横流的难民营中。
(香港被日军占领)
(皇家英军沦为俘虏)
真不知道如此“战绩”有什么值得他们招摇过市地宣传、炫耀?
这群港毒跳梁小丑,总是不断花样翻新地跳来跳去,可无论怎么跳,小丑就是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