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早晨,很多清晨登泰山而观日出的朋友们在泰山顶上,最先看到的并不是日出,而是向一条龙一样的向上蹿起的云彩,众人无不惊讶于这是什么UFO之时,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华北地区早起的人们,都看到了如彗星般的云彩。
旋即,很多军迷结合国防部此前的发言,媒体上官方账号各种疯狂暗示,以及此前公开的辽航警0096上分析,这有可能是我国新一代的潜射弹道导弹在进行发射试验。
为何是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试验呢?
很简单,首先就是发射位置,从泰山顶上看,日出方向正好是东方,而从东方飞起的弹道导弹尾迹,只有可能是从渤海海域起飞的,而结合此前的辽航警通告,很有可能是我军试验潜艇从渤海海域向内陆地区的靶场进行发射试验的。其次是最近正值大国博弈的关键阶段,在此情况下,我们有一些军事上的应对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选择此时此刻进行试射,以笔者来看,应当说时机拿捏的还是恰到好处的。
时机归时机,新一代潜射导弹的具体性能如何,目前还是一个迷,由于保密程度太高,谁都无法获知,但可以分析下目前世界上这种科技的情况。目前能够独立研制潜射弹道导弹的国家只有中美俄法4国,印度号称具有潜射弹道导弹的能力,但是根据专家分析,印度只是用水下装置代替了“潜艇”而已,至今也没有其弹道导弹发射的证据。
潜射弹道导弹最大的研制难度,在于如何解决弹道导弹的点火和出水问题。潜艇发射弹道导弹,就是为了增加其隐蔽性,所以必须采用水下发射的方式进行,而在水下发射,就要承受海水所带来的巨大水压。虽然潜艇的发射深度一般为30-50米,但巨大的海水压力依然有可能让潜艇彻底沉入海底,所以,在发射之前,要先向发射筒内部充气,使发射筒内部和筒外的海水压力相等,此时才能打开发射筒口盖。由于有内部的隔膜将海水和导弹隔开,所以不用担心发射点火问题。此时启动发射动力将导弹“弹”出水面,待上升到空中以后,火箭发动机点火,海水涌入发射筒后要计算海水多少以维持潜艇平衡,多余的排出。这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冷发射方式,又称干式发射。
水下发射通常分为湿式发射和干式发射,所谓湿式发射则是以前液体燃料弹道导弹采用的方式,就是弹道导弹需要在筒内进行点火,这样的发射方式多是以前苏联诸多液体弹道导弹所采用的,因而多少显得有些傻大黑粗,和双壳体潜艇一样,间接导致了前苏联核潜艇庞大的体积和巨大的排水量。
我国在一开始,就是采用了冷发射的方式,但由于初始研制能力的限制,射程一直是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因而092型核潜艇只生产了一艘。而到了094型核潜艇,第二代巨浪2型导弹的研制进度又明显跟不上装备节奏,导致多年094核潜艇只能是有艇无弹的尴尬境地。如今进行试射,一是说明我国在加紧研制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另一方面说明我军通过多年的研制,在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技术上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东风31A的批量服役和东风41的研制,已经将技术反哺到了潜射弹道导弹的能力上。根据陆基核导弹的技术来推测,以及本次试射的效果来看,估计我军巨浪3的圆概率误差应该在300米以内,其多弹头携带能力也应该有所增强,众人最关注的射程,或许也已经突破11000Km,已经成为了我军核反击能力最强的大杀器,当然,以上数据仅仅是笔者的推测,并不能作为真实数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