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国都很重视本国军队的历史战绩和传统。没有胜利记录和传统的军队显然是没有灵魂的。不过在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看来,有时候过于拘泥历史传统。反倒会阻碍一支军队战略战术的升级。这种例子历史上很多。比如在西方已经逐步进入先进的热兵器的时代,东方的王朝还在特别强调弓马骑射。导致大刀长矛和马克沁重机枪一起成为并存制式装备的奇葩局面,这无疑是阻碍了军事技术的进步。这种现象其实到今天还有,不过因为是发生在超级大国的“一等人”身上,往往就因此不被认为是S抱着传统不放,而反被认为是先进战术的代表。说起超级大国的“一等人”自然都知道说的是其海军。超级大国的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自然是因为二战的战绩辉煌,其海军在其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也因此获得了超级大国各军种中的相对最高地位。
其海军在二战中的战绩,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把航母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实践中用航母彻底代替了战列舰,其航母的全球化优势一直保持到了今天。不过超级大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在二战中的表现同样出色。击沉对手的各种航母、战列舰、巡洋舰以百万吨记;如果再加上各种运输船,击沉总量则有上千万吨。当时潜艇作战的最拿手武器自然是鱼雷。因此超级大国海军潜艇兵对鱼雷的偏爱可以说成了一种传统与军种符号。二战期间的苏联海军,就没多少鱼雷实战经验,因此二战后虽然也发展了一批性能不错的鱼雷,但是苏联海军似乎更相信潜射导弹,对潜射导弹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鱼雷。而超级大国海军的潜艇兵对鱼雷到了迷信的程度,认为只要鱼雷性能强大,就可以解决水面和水下的所有问题。这种心理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用潜射反舰导弹打击的目标,
往往在上百甚至数百公里外,把潜射导弹发射出去,最终有没有击中目标,击中目标后的效果如何?发射这些导弹的潜艇兵都不得而知,最终只有通过其他兵种的战果通报才能知道自己的导弹发射出去后取得的战果。但是到目前最先进的重型鱼雷,其打击距离都很难超过50公里;大多数鱼雷的最大射程在40公里之内,从发射到击中目标需要半个小时之久。不过由于声音在水下可以传播的很远,因此发射鱼雷作战的潜艇兵,用鱼雷攻击的目标即使在几十公里外,仍然可以听到鱼雷爆炸和对手的水面舰船或者潜艇沉没时的特殊水声。这本身自然是很过瘾的事情。因此超级大国的攻击核潜艇最多只带攻击陆地的巡航导弹,却极少携带打击对手水面舰队的潜射反舰导弹和打击对手远距离潜艇的反潜导弹。仍然幻想可以用先进的制导鱼雷,在30公里的距离内解决所有的战斗。甚至为此还搞出了海狼级这种只有8个重型鱼雷发射管,不带任何导弹,只携带MK48重型鱼雷的专业鱼雷攻击艇。当然,凡是超级大国的装备系统,自然就一定会有人推崇。说海狼的鱼雷打击能力天下无敌。但即使当年的苏联潜艇兵都不这么想。
MK48先进线导鱼雷的静音性虽然不错,但是当接近到对手潜艇的3公里之内时仍然会被探测到。苏联和俄罗斯潜艇对此的对策是。只要听到鱼雷来袭的主被动声呐信号,就立即向来袭方向开主动声呐,快速定位到对手的发射艇后,立即把本艇的鱼雷全部发射出去作为还击。由于发射MK48的海狼距离并不远,因此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双方同归于尽。而另外一个大国的攻击核潜艇,一旦通过本方先进体系或者本艇的声呐定位到某海区有对手的核潜艇存在,则立即发射全程制导重型反潜导弹。这种导弹发射后先出水亚音速飞行,然后在光纤的制导下再钻入对手潜艇所在的水域快速定位并攻击目标。全程光纤制导的重型反潜导弹全重3吨,打击范围是MK48的数倍,而打击速度是MK48鱼雷的10倍!等于在MK48的数倍射程之外,就先把300公斤的高爆炸药砸到海狼和弗吉尼亚级的头上!不但潜艇可以用,水面的大型舰艇都可以携带远程反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