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件事做得太好,成功获取关键筹码,美国不服也只能忍
2020-07-21 08:29:01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2%。

和过去十多年相比,这一数据毫不起眼,甚至有点“寒酸”,但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它显得十分亮眼。

特别是我们一季度GDP还下降了6.8%,简直就是“V型反弹”。

如果考虑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扩散,我们取得这一成就,就显得更为不易。

中国最早发现病毒传播,并且倾举国之力,最早控制住疫情。此后,中国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恢复经济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在恢复经济这一问题上,中国不像某些国家一样,以邻为壑,疯狂开动印钞机,而是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这一理念集中体现中领导人以保障就业和民生为中心。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0多处提及“就业”。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指导原则的“六保”和“六稳”,就业始终排在首位。

具体体现在,大幅减免税负,稳住提供大多数就业岗位的中小微企业,并且向民间广泛让利。

在新闻发布会上,领导人的表态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中国有这么多适龄劳动力,没有就业,他们就只是“吃饭的嘴”;有了就业,他们就是“创造财富的手”。



最终结果再次证明,我们在巨大困境中,选择了一条最为正确的道路。

有些人会觉得GDP数字太虚,和自己没多大关系,这么想是大错特错。

2019年,中国GDP总值约99万亿。在这样庞大的经济体量之下,GPD每增长或者减少1个百分点,都会影响无数国人的命运。

它会决定企业是生存还是破产,个人是就业还是失业,家庭是幸福还是悲惨。

它不只关系到个人的钱袋子,也会影响国家的长远利益。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非常多。
有了钱,我们才能让海军舰艇不断“下饺子”,保卫边疆安全;有了钱,我们才能大力研发疫苗,尽早摆脱病毒的威胁;

有了钱,我们才能更好应对各种天灾人祸,让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援助。

在国际上,经济恢复发展,也能让我们在和其他国家谈判时,拥有更好的筹码。

面对美国等国家接踵而来的制裁,国人迫切渴望反制。但是反制这件事,容易出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

如果希望反制更有效,更加可持续,就必须自身实力够硬。

由于几个大国之间爆发“热战”可能性相对较小,经济就成为最关键的因素。

举一个简单例子,美国要制裁华为,英国要禁止华为,而我们要支持华为,背后拼的就是钱。

总结来说,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就是对美国打压的最好回击。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美国。

美国二季度GDP数据还没公布,但是根据IMF、高盛等机构给出的权威预测,降幅都超过30%。

美国如此针对中国,在疫情期间疯狂甩锅,最后自己只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实在可笑。

就连一向针对中国的各大美国媒体,诸如CNN、福克斯等,都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中国在恢复经济这件事上,做得实在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