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执政以来,围绕我国经济出现的新名词接连不断。无从“新常态”还是“供给侧改革”,均说明我国经济难以延续原先粗放型发展模式,需要朝顺应市场化创新驱动道路转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已落下帷幕,其中,去产能、去库存将成为主导明年经济的主旋律,相当一批僵尸企业或经历大规模兼并重组,或惨遭政策淘汰,一轮98年国企改革大幕即将重返荧屏。2016年,对我国经济或将是波澜壮阔的一年。 如果说消除过剩产能、国企兼并重组、改善供给质量,是北京宏观战略上统筹规划,那么如何寻找我国经济下一个亮点,助推中国制造业走向腾飞,则对北京政策的微观环节构成考验。据悉,“中国制造2025”的支撑文件明年即将陆续出台,这为未来地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日前举行的2015我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透露,“中国制造2025”已制定了一个1+11的文件支撑体系,11个文件包括五大工程落实方案、四个专项规划和两个三年行动计划。 五大工程方案即中国制造2025已经确定的智能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的落实方案。四个战略性领域专项规划分别是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中国制造2025是这届政府一直关注的重点 的确,此项战略值得人们期待,但如何具体落实并防止走入误区,仍需要提防和警惕。与欧美等市场经济不同,政府(而非企业)是驱动产业发展变革的核心动力。结合以往经验看,我国产业极易步入路径依赖:政府先产生一个概念,比如新能源或智能制造,各级政府争在利益驱动下“一窝蜂”争相布局,当我国具备相应技术和能力时,产能过剩接踵而至。 产业(产品)同质化自然引发空前激烈竞争,最终形成零和博弈。目前全球环境下,一味追求规模效应已难以获取收益,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企业本身,必须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让企业依靠组织与管理能力,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和产品的供应者,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要拥有控制技术和掌控技术的核心团队,“中国制造2025”若要取得成功,则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推动,这需要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出笼,并深入微观细节予以落实。 当下,德国制造风靡全球,然而人们不曾熟知的是,这四个字曾是廉价劣质的代名词。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商品博览会上,针对德国参展商品专家给出“便宜和劣质”的评价,这深深刺痛了德国人的自尊心,并由此开启了赶超历程。标准体系和创新体制可谓功不可没。 1918年,德国标准化协会制定发布了第一个德国工业标准,此后每年都会发布不同领域的行业标准。以1922年制定的DIN476号纸张规格标准为例,这一标准设定了今天常用的A4、A3等纸张规格。德国的行业标准在全球的认可度很高,每年发布的上千个行业标准中约有8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 如果说德国标准体系为制造行业设定了规范和框架,那强大的创新体制则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德国的创新体系中值得一提的是工业联合研究模式和中小企业中央创新计划。工业联合研究项目将具有研发兴趣的工业企业与研究机构集合到一起,以此激发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激情。据悉,目前每年德国政府都会选出400多个通过竞选的新计划予以资助,该项目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跨行业的、国际性的大项目。 中小企业中央创新计划的投资主体也是政府,以德国经济和能源部为主,对单个企业的研发项目以及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行资助。资助金额每年几亿欧元不等,接受资助的新项目每年大约有4000到5000个。目前,德国政府资助的主要领域包括生产技术、材料技术、电子、仪器仪表、传感器、信息和通信技术,这些领域占总支持资金的57%。 德国的科研机构是研究方面的重要骨干力量,这一领域集中了大量的人才、资本和设备,并且与实际生产紧密对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带有显著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这则是我国科研机构和院校的重大短板。(严重缺乏与企业工业实际对接) 政府资助和科研机构助推,是德国制造突破的强大利器,而庞大的技术人才则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中流砥柱。德国非常注重对年轻人的职业教育培训,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与产业直接对接的技术培训,一周用1—2天学习理论知识,3—4天在企业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让年轻人走出校门后能直接上岗,并以最快速度适应环境。 德国标准体系、创新机制、职业教育,让德国制造实现了华丽转身。这的确需要我国学习和借鉴。中国制造2025若走向成功,政府战略规划引导固然重要,关键还是取决于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校园的紧密合作、相互推动促进。这一切依托于脚踏实地、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更需要政府财政的有力扶持。 中国制造唯有告别屌丝处境,我国经济才能真正迈向繁荣,这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除合理产业布局外,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制造发动“逆袭战”成功的关键。“中国制造2025”成功与否,将发挥重要的风向标作用,深深影响到今后中国产业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