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宣布加税的第二天,我们商务部宣布了一则震撼消息!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贸易关系复杂多变的当下,一则重要消息从中国商务部传来:4 月 3 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欧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这一决定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中欧乃至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领域激起层层涟漪,背后的意义值得深入剖析。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源于 2023 年 9 月 13 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公平竞争为由的决策。历经一年多的调查,当地时间 2024 年 10 月 29 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这一举措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它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阻碍了中欧贸易投资合作,延缓了欧盟自身绿色转型进程,也影响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多次表达对欧方这一行为的明确反对,强调其不合理性。然而,贸易关系并非一味对抗,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才是符合双方长远利益的选择。此次中欧双方同意尽快重启谈判,是双方基于现实考量和长远发展做出的理性决定。
此次谈判重启具有三重战略意义。从技术磋商层面看,双方将围绕价格承诺机制展开深度博弈。欧盟提出的 "最低出口价格" 制度要求中国企业承诺不低于特定价格标准,而中方可能通过技术参数差异化、产业链价值重分配等策略争取议价空间。核心争议点集中在定价基准的确定机制,既要符合欧盟反补贴调查标准,又需保障中国车企在智能化、电池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溢价。
经贸关系层面,此次突破正值中欧建交 50 周年关键节点。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对欧电动汽车出口量达 78.2 万辆,占欧盟市场总份额的 23%,但受反补贴调查影响,2025 年一季度出口增速已降至 4.7%。谈判重启将直接决定价值 320 亿欧元的年贸易额走向,更关乎双方在智能网联、充电基建等万亿级市场的合作前景。
这则消息释放出来的还有一个重磅弹!
欧盟,这个拥有27个成员国,全球排名第三的经济体在华盛顿那头无情的关税大棒以及在俄乌问题立场上越加不可调和的分歧推动下,美欧矛盾正在朝着无解的深渊滑行。
论经济、论军事、论影响力,中美俄欧是当前能够左右全球局势走向的四大主要力量,当美欧这两个传统盟友日益走向彻底翻脸地步的时候,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左右全球局势走向的力量平衡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对于欧盟来说,他们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和美、俄、中搞对抗,"孤立主义"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因此,当俄欧矛盾一时无解,美欧关系动荡剧变之际,中欧关系必将迎来微妙的变化,而今天这则消息的出炉无疑证实了这种微妙的外交形势变化。
如果我们大胆推测,这是欧盟方面对华释放友好合作信号举措的话,那么我们不难分析得出结论,那就是取消电动汽车关税或许将成为欧盟送给我国的一份大礼,以期待改善和我国的关系。
如果最终的谈判结果证实了这种推断,那么这无疑是我国取得的一次重大外交胜利,其意义是非同凡响的。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欧洲和美国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纽带和联系,这是由双方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等诸多要素共同构成的。这样的纽带不会轻易被斩断,如果到了美欧双方真闹到必须要分手的时候,其所释放出来的具象信号一定会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加强烈。
但一个好的开始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希望欧盟方面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剧变,国际秩序和大国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欧盟如果不积极拥抱中国,那么接下来等待欧洲诸国的,或许将是漫长而又黑暗的中世纪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