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客入台人数五月起明显下滑,台湾旅游业者受到冲击日益严重。台湾媒体消息说,日月潭区“生意剩三成,不是少三成”;阿里山陆客团五、六月开始急速减少,茶叶店和餐厅业者叫苦说营收减少约八成,“快无法呼吸了”。
台湾观光业哀号,为了生存,首先是节省成本支出,砍临时打工人员;同时也寄望蔡政府喊出的南向政策,能看到越南、泰国、菲律宾旅游人数成长,但谁都知道,这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弥补陆客这块大饼。
出门不塞车,旅游不排队,吃饭不用等。对普通百姓而言,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对旅游业者、对台湾经济却是致命的打击。去年9月10日,蔡英文还在竞选时曾公开承诺,民进党上台绝对不会减少陆客总量,将以“妥善规划”、“提升品质”、“打造口碑”三大做法,保证陆客不会少。执政才一个多月,陆客已急冻剩3成,观光业哀号,蔡政府如何兑现承诺?
陆客大幅减少,原因只有一个:两岸关系恶化。问题出在蔡政府不肯接受“九二共识”,或说出“两岸同属一中”,也即是出在“政治问题”。民进党指大陆试图“以商逼政”,但这是“阳谋”。
台湾旅行公会全联会前秘书长许高庆早在政党轮替前即不讳言,陆客限缩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产业界恐怕会狗急跳墙,逼蔡英文表态。因为观光产业是没有库存的行业,例如游览车、旅馆,每天开门就要烧钱,车子和房间不能说今天没客人,留着等明天再卖。
其实不只台湾观光业叫苦“快窒息”,农渔业订单何曾不是大受影响。如果蔡政府没有提出因应的具体对策,年底前恐怕会出现倒闭潮。业界的忍耐是有限的,呼救的声音将会越来越响,蔡政府真能充耳不闻、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