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选择》月刊4月号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印度“封锁中国”的野心》,文章称,中国与印度开始在从东海至阿拉伯海的广阔海域展开激烈争夺。随着核遏制力增强,开始能够对抗中国的军事威胁,印度对此前疏远的东盟国家也加强了干预。
文章认为,印度一方面在政治和经济层面向美国奥巴马政府靠拢,同时又将对中国充满警惕的日本、澳大利亚也拉入自己阵营,试图通过日美印澳“民主主义联合”来对抗中国的磁力。谁都认为中印是21世纪的大国,但却没有想到两国竟如此早地展开亚洲争夺战,亚洲的地缘政治学今后将上演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间的激烈角力。
战略上与中国军队形成均衡状态
印度军方和政治相关人士对今年3月该国成功试射新潜射导弹欣喜若狂。某军官兴奋地对印度媒体说,“试验取得了完美的成功,将作为典范写入军事教科书”。
试射的“K-4”型导弹长12米,重17吨。该导弹在发射时好像使用了印度东南部港口城市维沙卡帕特南近海的水下发射架,上述军官称“命中了预定目标”,强调了发射精度之高。
文章称,在亚洲的军事局势中,最近几年,关注点都落到了中国海军在南海和东海的扩张。然而,同时进行的印度海军的核战力建设却具有改写亚洲军事地图的重要性。
一位派驻印度的日本记者说:“印度水下发射型导弹射程达3500千米,可搭载核弹头。即使从印度洋发射,也能将中国南部人口密集地区纳入射程范围,可以说,印度军队与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均衡状态。”
印度目前拥有两艘航母,并且近年来开发了首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歼敌者”级的二号舰、三号舰据说正在建造当中。印度拥有了在印度洋机动性较强的核战力,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形成了威慑。
文章认为,印度之所以致力于建设核遏制力,是因为中国政府向巴基斯坦的核战力建设提供了合作。巴基斯坦在核武器开发方面虽然比印度晚,但目前拥有120枚左右核弹头,超过印度的110枚。如果加上中国拥有的250枚核弹头,将对印度形成重大威胁。因此,莫迪政府只能加紧对抗“中国-巴基斯坦”轴心。
文章称,对此,中国于2014年秋天将“宋”级常规动力潜艇派往印度洋,并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停靠。中国此举可能是为了牵制印度的野心,但却也点燃了印度的反抗之心。
印度今年1月就“科伦坡风波”向中国进行了报复。印度宣布与越南政府签署协定,在越南南部设立卫星跟踪太空监视基地。越南南部是监视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所在的海南岛的绝佳位置。中国海军就是从这里进入印度洋。
新加坡外交人士说:“这虽然被视为印度太空开发计划的一环,但高性能的卫星跟踪系统可被用于监视南海的中国船只。越南政府试图拉印度入伙,制衡中国的膨胀。”
印度还向越南提供1亿美元贷款,以强化越南的巡逻船队。对此,越南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子公司签署了在南海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勘探的合同。中国政府向越南和印度双方提出了抗议,但两国对此并不理会。
此外,印度还在南海接近与中国对立的菲律宾。
印菲两国从2005年以后开始举行高级别定期磋商,但去年10月,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访问印度,与印方商讨了南海问题。两国在联合文件中针对中国确认“和平解决国际纷争和法治的重要性”。此外,两国还就深入磋商外交政策和推进战略对话达成了协议。
新加坡外交人士说,“联系到马来西亚前首相的‘东望’政策,可以将印度不惜与地理位置较远的菲律宾和越南结交的做法称为‘东进政策’。对于东盟各国来说,来了一个应对中国的平衡力,当然非常欢迎。”新加坡去年11月也接受莫迪总理访问,就“航行自由与安全”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