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战斗机可以说是我国的一款明星战斗机,在2011年一月份首飞之时,不管是军迷还是非军迷,统统都为这一消息而欢欣鼓舞。
其实,关于我国的歼20战斗机,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对于任何的大国来说,军事情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情报类别,各国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搜集军事情报,尤其是美国。
目前美国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庞大,也是最先进的情报机构,从美国中央情报局,到美国三军下属的情报机构,大大小小得有十几个,这些机构都有自己独立的预算和人员,情报搜集能力相当强大。
举个例子,在冷战时期,苏联的苏27战斗机还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试飞工作的时候,美军情报机关就已经知晓了苏联有这么一款先进战斗机,并且还推测出了其最大航程为4000公里左右,这也意味着其作战半径至少有1500公里以上;
随后凭借这一手情报,美国空军立刻开展了F15战斗机的升级工作,将F-15A战斗机升级为F-15C,主要的升级方向有三个:
一是将最大过载增加到9个G;
其次是增加航程,将飞机的内油航程由2000多公里升级到3000多公里;
最后则是升级航电,这样等到苏联苏27正式服役的时候,美国空军也有了一款性能与之相匹敌甚至还有超出的战斗机。
苏联解体以后,中国则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潜在对手,中国在军事方面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是美军相当关注的地方,而隐身战机作为当代最具革命性的武器装备之一,也是美军情报人员重点照顾的对象。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军就已经推测出了我军隐身战机首飞的时间。
1997年,英国《飞行国际》杂志援引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的消息称,中国已经在研发全新的双发多用途战斗机,有单发或双发设计,名字叫“XXJ”,也叫“歼-12”。
而这一条消息是来自于成都飞机制造厂的一家供应商,这也很正常,毕竟在研制枭龙战斗机的时候,成飞曾经和美国格鲁曼公司有过合作。
从英国《飞行国际》杂志公布的图片来看,这款隐身战机带有明显的边条翼,采用的是常规布局,应该就是我国在90年代初由沈飞论证过但没有实现的新93方案尽管这一方案没有实现。
但是沈飞在90年代对其不断改进,又拿出了新98方案,而这一方案也是目前沈飞鹘鹰验证机的技术来源之一。
到了2001年,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又公开披露了我国一款隐身战机的消息,这一款隐身战机的外形与此前披露的93方案不同,其气动外形采用的是三翼面布局的双发重型战斗机。
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还推测,这款战机空重为20吨左右,采用两台仿制自俄罗斯R-29发动机的涡喷15为动力,并且还指出这款战机是沈飞与俄罗斯合作研制的一个项目。
而美军对于这款战斗机的情报很准确,实际上这款战机就是沈飞拿来与成飞的歼20竞争的雪鸮隐身战机方案,当然了,最终沈飞的这一款方案败给了成飞的鸭式翼双发方案,也就是后来的歼20战斗机。
而雪鸮之所以会失败,其实也很简单,除了超重之外,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款战机受俄罗斯的影响太严重,相当不重视隐身能力,其三翼面布局之间的隐身干扰很明显,隐身性能也就和苏57差不多。
不过美国当时可不知道歼20项目的存在,其情报系统关注的重点全都放在了沈飞的雪鸮上,最终美军情报机构推测我国的隐身战机的服役时间很有可能会在2015年前后。
而在当时,美国空军不但装备有一百多架的F22隐身战机,其F35战斗机也即将服役,越发狂傲的美军也逐渐不再重视我国的隐身战机项目,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甚至曾经放出话来,称中国10年内也造不出隐身战机。
然而就在2011年1月这位前国防部长访华的同一天,我国的歼20战斗机正式首飞,用实际行动狠狠的打了这位仁兄一巴掌,以至于多年后盖茨在回忆录《责任》中懊恼地说,“永远不会原谅这种羞辱”。
其实这也不怪这位前国防部长如此气恼,美军情报部门的确预测对了中国隐身战机的服役时间,歼20战斗机最终于2017年正式服役,只不过完全找错了目标,雪鸮实际上在2007年就停止了发展,但是却成功掩护了歼20战斗机项目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