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独一份航母杀手居然有双胞胎:专为美双航母量身定
2016-06-26 17:14:48



我们都知道在本月18日,美国派遣了2个航母战斗群到菲律宾外海进行演习,当然其主要意图在宣告在这个区域美国仍然是区域的领导。不过可能大家只是注意到它他来了,而没有注意到实际上它的位置只是在菲律宾外海活动而没有进一步向北移动。进行完演习后双航母战斗群就散开了,为什么不继续组成双航母战斗群前进呢?当然一方面是其它考量,另一方面根据美国方面的军力报告研究表示称,航母战斗群距离中国本土1500公里以外的海域是相对安全海域。这个距离足够躲避中国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在内陆阵地的打击了,地图上已经清晰的显示了这一点。虽然东风-21D对外宣称的最大射程是1700公里,不过实战不是理论,所以1500公里是个合理折中射程。

不过美国方面一直都担心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存在,所以在制定航母战术时极力要求尽可能不要接近中国内陆1500公里范围内,所以才有现在看到的美国经常在距离中国内陆1500到2000公里的范围活动。因为目前美国了解中国尚没有在前哨阵地上部署相应的反舰弹道导弹,最多部署才是鹰击-62岸舰导弹,最大射程也就450公里顶天。而美国舰载的F/A-18G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可达850公里,意思就是说航母在这个区域活动是安全的,既然能炫耀武力还确保自己不会成为东风-21D的靶子,我能打得到你,你打不到我。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不是还有东风-26吗?那不也是反舰弹道导弹,射程更远吗?确实是这样,但是在考虑打航母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下可能遇到的反击力量?最可能就是来自于美国关岛基地的轰炸机部队,在那常年进驻4架B-2隐身战略轰炸机以及多架B-1隐身轰炸机还有至少一个连队的B-52轰炸机,加入开战后续还有大量的轰炸机将会进驻,这部分打击目前来看东风-26是个大头,其余才是辅助的空射版长剑-10空射巡航导弹。所以,基数更大,大约在100枚左右的东风-21D成了打双航母战斗群的主力装备,但是就这100多枚还要分给4-5个发射旅使用,每个旅大约6到8辆发射车来发射。

一般一个东风-21D发射旅能够有6枚东风-21D同时发射,根据东风-21D的发射弹道来看,末端采用偏心离心弹道设计,增大的拦截难度,可面对同时发射的16到20枚“标准-3”防空导弹,仍有可能拦截到末端再入弹头。美方推演后认为拦截概率是50%,同时航母舰队再进行紧急转弯,有15%左右的概率规避开最终单弹头的攻击。既然这样就有至少65%的生存概率在面对中国东风反舰弹道导弹的第一波打击。而且如果存在双航母战斗群,这个生存概率还有可能继续提升。这么来看,在应对一个旅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时,双航母战斗群确实更有优势。
这不免让人有点担心东风-21D是否还是“航母杀手”呢?其实还真不用担心,中国聪明的军工技术人员早就想好了对策,给东风-21D预备了个“孪生双胞胎”,同样采用10x8式底盘的万山2500系列的发射车的DF-21D装填车。在以往大家印象中,东风导弹都是打完一枚换一个地方,怎么还出现装填车了呢?而且还是经过伪装,看上去和东风-21D发射车一模一样的家伙。这就要说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特殊打法。在正常使用东风-21D时,美国航母必然在1000公里左右距离内,在航母舰载机不能起飞前就要对其发动一轮打击,随后发射车要转移阵地再返回基地再装填必然不现实,此时就需要野战条件下进行吊装作业,按照以前对陆基发射井吊装速度计算,重新装填6到8枚东风-21D可能需要1个小时左右,进入阵地再发射假设时间设置为12个小时,此时航母战斗群已经开始进入到舰载机作战半径,准备升空时候,此时再发动一波打击,无疑会具备更好的打击效果。尤其是在我们前面说到双航母战斗群,躲过第一波单弹头攻击的情况下,第二波使用钨合金子母弹虽然不太可能击沉航母,但是足以覆盖甲板上的舰载和人员等软目标,摧毁了舰载机和甲板不是也都没用了。可以说这种双胞胎战术就是为了双航母战斗群量身定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