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喜讯!部分船体前部模块可能已经进入4号船坞!
2018-12-30 11:36:58







某新型大托盘已经上了船台这个已经没有异议。当然也有很多人看不懂图,这个不要紧,明年就会很快都看懂了。能看懂的都是多少有点基础知识积累的。以前正因为大多数人看不懂,就让内外忽Y还有操作的空间,不过现在群众的认识水平确实在突飞猛进,不论谁继续忽Y都不太管用了。
瀚海狼山前些天感到有些奇怪的是,为何陆地重型船台上只有船体中部的几个大总段,附近的大量模块,也明显是为这些中部总段最后合拢的。毕竟一条船光水线就300米长,而加上全部甲板外飘,全部长度将超过325米。这些中部的大总段,三个加起来也不过57米,6个加起来也不过114米,这距离300米的总船体长度,还缺了至少186米,等于还差着一大半呢!那些船体段到哪里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特殊的船型,中间的动力舱段占了很大的总体积和总施工量,虽然前半部的船体段长度占了一半还多。



但是水线下船体在这些段都是急剧变窄,实际排水量和工程总施工量都是和主动力段比不了的。他们的施工难度也更小些,因为动力舱段设备安装非常麻烦也非常细,而前段只有一些仓库,液体舱和宿舍,内部管道和设备也少的多。若不用蒸锅发射起飞物体,那么连通往甲板的蒸汽管道都省了,这靠前的一段结构会更简单,只需要一些通往甲板的电缆就行了。
正因为前段船体模块设备少,内部预舾装少,现在看来和中后部动力舱是分开做的。也就是中后部动力舱在重型船台上继续施工,一切完成,检查合格,也等运输码头和新港池完工后通过水路,万吨级超大块入坞。而前半段船体,很可能直接通过陆地运输,用龙门吊直接吊入相应的船坞前半段,在船坞里直接搭建。因此这些模块最大不会超过1000吨级。
这就要求最后合拢的船坞中间用防水隔断隔开,靠里的半段在干燥环境下搭建船体的前半段,前后都搞好后,船坞靠门口的一段可以临时放水,让后半截船体整体进来,两者快速合拢!今天可能有前半段的模块已经入坞,当然消息需要最终确认,但这明显是一个重要的工程节点。属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这种分段搭建,半截船加速生产的做法,可以最终成为流水线式生产特种大船。



第一艘还没全部完工下水,而下一艘的前半截已经在干船坞前部了,而陆地重型船台可以组装第2艘的动力段,这样10年下水一打也不是问题。大连的50万吨民用船坞就是1.5个坞。现在某船坞扩大到500米以上,就是为了一次性合拢1.5艘大托盘船。总之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