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说中国发动机不行?一口气造出十多款 歼20将火力全开
2018-04-02 07:08:28





据中国航空报日前报道,中国涡扇-10B“太行”发动机已经通过国家验证,开始大批量产并配备歼-20战机,让其“火力全开”,这对中国空军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喜讯。发动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大短板,被航空发动机拖累的中国飞机可谓不计其数。此前的直-10武装直升机,由于缺乏大功率发动机,原型机采用了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C-67C发动机,但最后却切断了供应渠道,中国只能采用涡轴-9C发动机,性能比设计性能降低了近3成,也让直-10武装直升机拆除了大量的武装和装甲,影响了中国武装直升机的发展速度。
此外,中国的运-20大型运输机,由于涡扇-2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发进度落后,只能使用仿制俄罗斯D-30KP2发动机的涡扇-18发动机,让运-20的最大载重量定格在了60吨,如果拥有更强劲的发动机,运-20的性能将全面超越最新升级版的伊尔-76运输机。即使是中国自研的AC313大型直升机,其民用版采用的也是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B发动机,而这种功率级别的发动机中国还没有装备,因此可以推断,在AC313的基础上改装的直-18直升机的性能很有可能不如原版AC313,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


然而近年来,饱受航空发动机性能弱折磨的中国航空工业却拿出了巨大魄力,要彻底解决航空发动机短板的问题。在2016年珠海航展时,中国就展示了国产新型大功率发动机,包括“太行”涡扇发动机和“涡轴-16”发动机,据统计,目前中国正在研制的发动机型号高达十多款,这些发动机都是针对中国现阶段存在短板的机型研制,例如歼-20、歼-10、歼-15、直-10等型号。

中国近些年对航空发动机产业进行了全新的结构调整,将其从中航工业中独立出来,成立航发公司,这样可以更好集中资源,此前中国已投入了300亿对发动机技术的难点进行攻关,但研发高性能的发动机并非那么简单,也不是短期砸大量资金就能解决的问题,航空发动机涉及包括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热力学等多方面学科的积累,需要大量人才的汇入,300亿的投入实际上是杯水车薪。


以美国的F-119发动机的研发过程为例,作为世界第一的发动机强国,美国拥有大量的航空发动机制造经验,但在研发F-119发动机也消耗了近50亿美元,这已经超过3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美国研发一款发动机的消耗,就已经赶上了中国近些年对发动机行业的投入,可见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投入还不足。因此中国近年加大了对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投资,目前已经投资超过1000亿元,对航空发动机的基础产业进行升级,而且中国同时加快了多款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就是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让中国的战斗机和运输机拥有与之机身技术相衬的先进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