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这才是中国购买苏35的真正原因, 一语中的令人深思
2017-01-07 08:33:05





中国在2016年圣诞节接受了来自俄罗斯的礼物——苏-35,虽然第一批仅仅只有4架,但是却让中国对美国的差距减少。据权威人士表示,苏-35将会部署到广东湛江的南海舰队,苏-35拥有先进的Irbis-E雷达可以在100公里之外探测到美军最先进的五代机F22和F35的踪迹。2017年还会交付10架,2018年交付10架,最终一共24架,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军事专家谷火平介绍,不得不说中国空军装备在这10年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空军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当年在从俄罗斯进口苏-27的时候,从战机到配备武器,每一项在中国空军看来都是“无比先进”的。但是现在以歼-20为代表的中国空军却要对苏-35的武器装备“挑拣”一番,无论是“雪豹”雷达,还是R27+R77+R73的“老搭档”空空导弹,其实对中国空军都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中国空军的苏-35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动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关于中国在拥有歼-20的前提下还要坚持苏-35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人归结于中国人的“契约精神”,但是这解释不了在俄罗斯一直推迟交付日期的情况下,中国还是坚持让俄罗斯方面尽快供货。
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在歼-20服役前买来暂时维持局面的机型,主要用来对付美军不断部署到亚太的F-22和即将被正式部署到日本的F-35。也有人认为中国采购苏-35是看中了该机装备的117S发动机和“雪豹-E”雷达,这两大部件将帮助中国提升自研第四代战机歼-20和歼-31的现代化水平。


军事专家谷火平指出,俄国媒体和西方国家都有着“惯性思维”,认为中国在获得一款先进装备后必将“处心积虑”的进行仿制,而自己将仿制门槛设得越高,就越显得仿制的价值越大。但实际上中国从歼10的研发与歼11系列战机的改进开始,中国战机就已开始具备越来越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购买苏35并不是为了“山寨”发动机,而是因为机队扩充和比对学习,同时在周边国家装备苏35之前提前了解这种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