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外储战再起萧墙 中国雷霆迎战霸主美元黑天鹅
2016-09-09 11:46:13



全球货币竞争越来越激烈,昨天我国央行公布数据显示,8月末,中国外储余额为31851.67美元,较上月余额下降158.9亿美元,这也是继7月之后,连续第二个月下滑,总额降至2011年12月来新低。

货币战到底是怎么样竞争的呢?美国到底是怎么样操纵货币:

美国的大致路径就是以强势美元,让全球资本流动变向,从而刺破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一是诱使其他国家的资本进入美国高位接盘美国资产,二是美国资本金蝉脱壳,从本国高估的资产中高位脱身,最终完成对他国资产破灭后的洼地收购。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这样的手法都高度有效,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制造、贸易中心,但现在制造、贸易的宝座已经不保,而资本中心位置也大不如前,所以,这一次强势美元周期,变的极为缓慢,其中最大的新增变量就是人民币。

中国如何应对:

那么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都花在了哪些地方?中国买入了大量的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6月增持黄金储备14.9吨至1,823.3吨,7月增持黄金储备5.3吨至1,828.6吨,目前是全球第六大黄金储备国。黄金正取代美债,成为中国外储投资新宠。

另外,央行调整强制结汇政策,从藏汇于国转变为藏汇于民。通过放宽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额度,增加企业和个人外储,起到优化社会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总体投资风险提高收益目的。

也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人民币抗压,也是外储下降重要因素。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跨国企业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成常态特征。出于套利职能,当一国经济处于繁荣周期时,两者往往会追加资本,以期获取更高收益。

我国8月外储下降158.9亿美元

国际短期套利资本,俗称热钱,追求短期回报高速流动是其特征。从经验来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无法阻止热钱流入流出现象,或者说,热钱构成金融投资的组成部分,这考验着一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以及实体企业和金融市场健康程度。越是资产泡沫高企,货币超发泛滥,且不享有世界铸币权的国家,热钱对经济侵蚀和破坏能力越强。而对于货币政策稳健,经济核心竞争力强劲、金融市场发达完善的国家,所起到的负面效果有限。

我国热钱规模多大?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统计,据社科院专家张明估算,高达1.75万亿美元,仅2007年通过外贸进行中国的热钱就有1,835亿美元,而FDI(国外直接投资)未汇出利润及这就则高达706亿美元。另据苏格兰皇家银行分析,在截至去年3月的六个月内,就有3,000亿美元左右资金离开中国,热钱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套利预期逆转是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人民币升值和资产泡沫,是吸引热钱套利的重要因素,而这建立在庞大贸易顺差和美联储货币宽松基础上,如果这两大前提条件遭到削弱,热钱投机套利预期就会动摇,转化为源源不断流出,并对资产泡沫和货币汇率形成冲击。因此,虚高的资产泡沫,虽在短期内能助推经济繁荣,但长期则严重损害经济造血职能,并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无情杀手。

热钱之外,我国企业外债偿还,也直接影响到外储规模。目前问题首先在企业经济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外债总规模为1.4万亿美元。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成为主要的借贷者。越来越多的债务意味着企业需要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利息支出和偿还贷款而用于投资和劳工雇佣的资金将相应减少。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投资和劳工雇佣资金的减少会影响经济的整体发展,冲击企业盈亏底线,导致企业偿还债务的难度更大,进而造成企业坏债上升,银行也会缩减贷款发放。最后,市场信心动摇。

由此可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影响力毋容置疑,虽然我国目前拥有3万亿外储,短期风险可控,但绝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我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必须长期维持贸易盈余,才能支撑进口、对外投资和跨境资本结汇形成的损耗,这只能依托实体企业强大竞争力,以及无可比拟的国际品牌优势。未来,如果我国能够有效遏制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的话,那么,美元衰落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真正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可能也就要不了多少年就能确定了!

总结:实体经济是支撑外储与货币汇率的根基,美国和日本经济虽经历萧条至今仍屹立不倒,核心在于拥有强大的创新和生产制造能力。我国必须压低通胀,通过减税各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恢复实体经济造血功能。实体企业才是创造财富获取外储的核心已经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