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某国海军的航母项目,最近几个月出现了明显加速的迹象。首先一个内容就是现有的维克兰特号新航母,已经明确宣布要在不到2个月之后的8月15日左右,进行正式的交付服役仪式。尽管这艘4万吨级的滑跃式新航母的配套舰载机至今还没有任何落实。下一步用阵风M还是超级大黄蜂当主力舰载机还需要复杂的论证和国际招标程序要走;如果实在不行,继续用米格29K凑合一下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不会耽误这艘新航母会尽快加入现役。毕竟最主要和最直接的目的,还是在全球罕见的、拥有双航母的名头。不过这个名头也因为最近该国邻居的一个新动作打破了。这就是邻居家的8万余吨的、全新的电磁弹射平台已经下水出坞。横向对比之下,原先对尽快拥有双航母的期盼,
就顿时变得黯然失色,甚至有点白费力气。毕竟4万级滑跃平台对比8万吨级的电磁弹射平台的差距,即使完全的外行也可以看得出来。这自然是一向心高气傲的该国海军所完全不能接受的。于是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该国海军高层进行了相当大范围的,对新项目的启动性视察活动。说白了,就是下决心要正式开始该国的第三艘航母,也是计划中的第二艘国产航母沙维尔号的工程计划。这个项目其实早在十来年前就已经提出。但是真实情况是一直没有真正立项。也就是说该项目一直仅仅处于口头上,甚至是幻想中。既没有指定一个团队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早期的工程铺垫;更没有为其提供专门的经费进行研发论证;甚至沙维尔号到底该造到多少吨,都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技术疑问。
图片
大约在10年前,由该国的海军专家最早提出沙维尔号航母计划的时候,其实本质上只是当时已经开工的维克兰特号的姊妹舰。也就是两者都是4万吨级的,基本构造、起飞方式和所有的子系统都大同小异。说白了就是准备同时建造2艘同型舰。不过维克兰特号在施工期间工程进度拖沓;各项子系统特别是从国外订购的关键子系统大部分不能按照工程节点安装到位。于是作为项目首舰的维克兰特号的实际服役过程,比原先的规划晚了整整10年!即使到2022年的下半年最终服役,这还是在外部因素催促下的紧赶慢赶。其内部仍然有相当多的关键系统仍然没有安装到位。项目首舰如此不堪的局面,也就是造成了无人再关心第2艘同型舰的建造计划。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倒变成了一件“好事”。
这就是沙维尔号不用再被维克兰特号束缚住框框;其最终吨位和整体结构,可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水涨船高。到了2018年前后,原先计划中的4万吨肯定是彻底放弃了。新提出的吨位是6.5万吨,但是也没有明确说是标排还是满排。而当邻居家的新下水平台宣布是8万余吨之后,沙维尔号也终于最终确定是满排8万吨级。这可以算是整个项目在原先只有一个未来的舰名,其他的所有规划都一无所有的大前提下,再次确定的第二个项目的最关键内容。既然吨位终于确定,那么剩下的一切都好办了。接下来是论证采用核动力还是继续使用常规动力。现在该国海军高层似乎更倾向于使用核动力。毕竟如果决定采用核动力,那么即使该舰还没有开始建造,就已经可以从国际舆论上压邻居家,
已经下水的8万吨级平台一头;而这恰恰也是该国海军发展第三艘航母,最重要的战略意义。那么除了吨位和动力模式之外,剩余的最大子系统,就是如何选择弹射和拦阻模式了。现在已经确定一定要采用电磁弹射器和电磁拦阻装置。毕竟都决定使用核动力了,如果再采用落后的蒸汽弹射器,岂不是刚刚找到的面子瞬间又丢回去了?不但要采用电磁弹射技术,而且最好是采用自家研发的电磁弹射技术,这样才会锦上添花,倍有面子。而且该国已经有电磁弹射器的缩比例模型。如果放大50倍,那么就是完整而先进的自产电磁弹射器。于是万事俱备,只等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