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与歼-31 谁更适合做下一代弹射航母舰载机
2017-06-23 07:23:47



中国001A型国产航母已经舾装一段时间了,整体建造速度持续加快,预计2019年就可以进行海试。不仅如此,最近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中国的第二艘国产航母也已经开始进行零部件的组装,另外可能会在第二艘国产航母上采用电磁弹射的起飞方式,这就使得中国不得不加快下一代舰载机的研制”。从美国的福特级航母上搭载F-35B就可以看出,未来航母上一定会有隐身战机身影。


正在舾装的001A型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如果没有搭载舰载机,那就不叫航空母舰,所以,航母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搭载的舰载机是要求质量还是数量,这其中最典型的的就是美国航母的发展。其实,作为航母中的超级大国,美国也经历过这种选择,以福来斯特级航母为例,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是美国为装备新式喷气式飞机而专门设计的一款航母,该舰第一次采用了可以弹射起飞的蒸汽弹射装置,该级航母满载排水量76614吨,但如果搭载A-4、A-1、F-8U等轻型作战飞机的话,福莱斯特航母可以搭载各型号100架,美国当时也认为航母搭载的数量越多,作战能力就越强。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舰载机80-90架
但到了尼米兹级航母的时候,美国意识到这一错误的观念,尼米兹级满载排水量104200吨,应该说排水量增加相比福莱斯特级增加了3000多吨,作战飞机会搭载更多,但尼米兹级搭载的飞机总数保持在了80架,反而减少了。其前期搭载的F-14和后期搭载的F-18都属于重型舰载机,但其实尼米兹级能在开战首日上半天出动120架次,在开战前四天保持每日230架次的出勤率。以上数字系以两波机队间隔90分钟、作战半径为200海里以内为准,整体航母的作战效率变得更高了,美国人意识到了,航母的作战能力大小,其实是由单架航母舰载机的能力*舰载机数量*飞机的出勤率所决定的,所以航母舰载机的大型化也是发展的趋势,只有更大的飞机,载油载弹才会多,才能执行更多任务。
中国舰载机未来指向何方?


歼-15“飞鲨”舰载机
歼-15舰载机是中国参考从乌克兰获得苏-33战斗机原型机T-10K-3之后结合国产歼-11B战斗机研制和发展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歼-15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歼-15属于第三代战斗机改进型。 歼-15整体的外形与俄罗斯研制苏-33非常类似,但歼-15融合了歼-11的特点,新增鸭翼布局改装国产的2台大推力发动机,实现了机翼折叠,全新设计增加增升装置、起落装置和拦阻钩等系统,使用了多种复合材料,在保持重量不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使得飞机能保持优良的作战使用性能条件,并且实现了着舰要求的飞行特性。但歼-15仅仅是解决了中国舰载机的有无问题,在未来在可预见的冲突中,歼-15的对手一定不会是三代机,很有可能是美制的F-35,这样看完全没有优势,所以国内对于下一代舰载机的发展有很多讨论,其中一个方案就是,中国的歼-31中型隐身飞机上舰,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的第四代战机歼-20进行改进上舰。


歼-20隐身战斗机
对于上述的问题看,歼-20是中国目前最新研制的隐身四代战机,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研制的一款单座、双发、高隐身性、高机动性第四代战斗机,有军事专家曾表示,歼-20全动双垂尾、DSI鼓包进气道以及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都十分有利于改进。歼-20整体的升力出色,机动能力强,尤其是其大航程,大载弹量,可以使得航母远离交战区域,提升航母的生存能力。还有一个方案就是搭载中国沈飞研制的歼-31,有国内人事分析,歼-31不管从重量,体型,技术都适合作为下一代舰载机,尤其是与F-35相比并不落下风。其实中国发展舰载机可以借鉴俄罗斯的经验,从库兹涅佐夫号看,其搭载苏-33为24架,该换搭载米格-29K之后其数量为36架,仅有不到50%的数量优势,而我国的歼-20的机翼其实小于苏-33,歼-31的机翼又大于米格-29K,所以数量优势会更加小,相比之下,歼-20上舰,会使得航母整体的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尤其是面对机动能力不如自己的F-35。


歼-31战斗机
其实四代战斗机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在于其隐身能力,隐身能力可以使得对方的防空能力极度下降,从而带来整个海空战役态势的巨大变化,因此发展第四代舰载战斗机,也成为了夺取制海权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