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留痕:五角大楼自曝软肋是帮助还是扯特朗普的后腿
2018-10-08 14:33:17



风留痕:五角大楼自曝软肋是帮助

还是扯特朗普的后腿


美国五角大楼5日发表了一份报告,指责中国企图破坏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称对于被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材料和技术供应,中国代表着一个重大且日益增长的风险。据CNN报道,五角大楼的报告指出了近300处将影响美国国防所需关键材料供应的“薄弱环节”,而北京是“重大风险”。报告称,中国带有侵略性的产业政策给美国国防技术造成掣肘之患,涉及用于军事的太阳能电视、飞机液晶显示屏以及稀土元素等。报告还称美国的机床、陶瓷、复合材料、印刷电路板和半导体等的生产加工也深受来自中国的威胁。

在贸易战僵持不下的情况之下,五角大楼的这一报告内容,显然有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提供支持的意味。对此,有评论称:毫无疑问,五角大楼的这份报告将进一步加剧中美之间的互疑和紧张气氛,强化美国社会对中国“战略对手”的认识,成为由一些美国政治精英主导的试图切割中美关系运动的一部分。或许如此。

但是,如果仔细回味一下这一部分报告的内容会发现,这一部分报告的内容在指责“中国带有侵略性的产业政策给美国国防技术造成掣肘之患”的同时,竟然意外的曝光了美国防技术制造的软肋和命门。

从五角大楼报告来看,美国竟然有300处之多的关键材料供应“薄弱环节”来自于中国(中国的这些材料和产品不可替代)。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断供这些“关键材料”,将对美国国防制造带来沉重性或致命性打击。虽然“报告”攻击的是“中国带有侵略性的产业政策”,但这显然同时也是在自曝美军的“命门和软肋”,这份报造实际上是有泄密之嫌。

美国一再的攻击中国的“产业政策”,并以此做为发动贸易战的依据,这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美国目前所担心的事情,也正是美国目前正在对中国所做的事情。且不说美国实行的对华“高技术禁令”,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利用中国对芯片的依赖而制裁中兴公司。

尽管贸易战的规模不断扩大,尽管美国经常利用带有“侵略性”的手段打击中国制造,但中国至今却并没有对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报复。这一点从五角大楼的报告中也可以看得出来。

关于反击美国贸易战的措施,中国商务部早就表明了将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两大方面的措施和手段。而目前,中国的反制措施基本上还属于数量型反制阶段。至于质量型反制措施肯定也有很多种,但其中断供“关键材料”肯定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可以想见,如果贸易战的规模继续扩大,那中国就只能使出这一带有“侵略性”的反制手段。(实际上,贸易战打到极限或者说中美贸易隔离,断供现象会自动出现。)从这点来看,五角大楼新安全报告中的内容即是对美国人的提醒,也是对美国人的警告。

目前,随着贸易战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内部的分裂之势也日趋明显。在这个关键时刻,五角大楼指责中国的产业政策具有“侵略性”,这显然会引发两种效应。一种是因为中国的产业政策有“侵略性”,所以必须严厉打击,这证明了贸易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同时也可能引起反效应。正因为美国的供应链存在“薄弱环节”,也就表明对中国经济有严重的依赖性。如果中美大打出手,中国必然要对美国的“命门和软肋”下手,对美国的损害会更大。这反而证明了停止贸易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可见,五角大楼的报告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双重效应。早就说过,中国威胁论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可以激发遏制中国的冲击,另一方面则可引发中美对抗的危害性恐惧症。

“美国国防技术制造的掣肘之患”就有300处之多,对于整个美国技术制造来说,其“掣肘之患”会更多。也就是说,如果贸易战规模继续扩大,如果贸易战长时间持续下去,其危害之大,就不是能用贸易额度来衡量的。中美经济关系的高密切度和依存度,就足以让美国投鼠忌器。

从这个角度来看,五角大楼的报告,更像是在美国社会和政治圈抛出了一个极富争议的话题,这简直是在制造分裂情绪。表面上看,是在帮助特朗普,而实际上很有可能起到拖特朗普后腿的作用。

另外,五角大楼报告曝光了美国制造的命门和软肋的同时,这恰恰说明了维护全球化的重要性。美国虽然强大,但也不可能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或者说也离不开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合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最终危害的是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