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架J20A,是否有早期批次产量过多的问题?
2023-01-31 00:38:15



J20的实际下线量被认为会很快超过超级大国空军现役F35A的277架。现在各种迹象也暗示J20的实际服役数量最少也已经有200架以上!毕竟各大区都已经有J20的LV服役,而且有的大区已经明确的说有2个以上的J20的单位。这样横算竖算都会得出J20的服役数量已经在200架以上的结论。考虑到生产厂家方面已经有4条脉动生产线高速生产,甚至还有可能把现有的三代半的生产线全部转移出去;那么不用多久就可能有至少6条脉动生产线。最终到8条的惊人规模也不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最多6条,一条线一年下线16架,那么一年就会下线96架之多!按照这个速率,过不了多久,J20的下线数量就会超过400架!而这400架,基本都是J20A的标准技术状态,最多再加上三四十架双座版。都是安装自产大推的版本。



过去最早的一批几十架则可以算是白板J20,最终也会换装自产大推而全部规范为J20A。未来换装超级发动机,甚至包括早期6代机上采用的自然变循环发动机的版本,则可以称为J20B甚至是J20C;双座版则可以称呼为J20S。这个情况其实与系出同门的J10系列很像。而说起J10系列,就不得不说一个问题。这就是直到J10C,在装备上强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配套上PL15与PL10这两种超级空空导弹之后,J10系列才算真正全面达到了当初的设计指标;而J10C系列也是不论内部与外部用户都真心喜欢的机型。问题是J10C系列最近几年才真正大批下线。之前还有B与A,甚至是S版这三种状态。尤其是以最基础的A版下线数量最大,似乎超过了300架。而从A到C,其变化与升级可谓地覆天翻!也就是或多或少的暗示,



作为基础性的版本,10号机A型似乎有下线数量过多的问题。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加大产能补充10C的产量。而10A目前几乎没有看到直接升级成10C的任何可能。毕竟两者的进气道都大相径庭。今后随着隐身机与三代半越来越多,那么300架不再大幅度升级的10A的地位就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终极问题就来了,如果300架10A都已经有点小尴尬;那么当至少有400架甚至更多的J20A进入服役状态时,会不会今后也会被认为首批次生产数量“过多”呢?其实对此不能刻舟求剑的看待。首先是10A与20A有技术层次上的本质区别。10A研发成功之后,只算是当时全球3代战机中的中上等水平,其早先配套的导弹武器也大致如此。而当10A开始生产上批量时候,其他大国已经开始量产三代半,这就让300架10A的下线算是应急生产。


不至于被战略对手在规模上拉开太远,同时为10B尤其是10C的研发试飞争取时间。而J20A自始至终都是全球最强大的双发重型隐身机,不论对F22A还是对F35系列都有绝对的把握;原则上已经可以算是5.5代。今后10年内超越他的只有可能是自家首飞后的6代机。因此属于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目前超级大国的空军司令又在疯狂叫嚣。这种状态下不用说400架,就是800架J20A都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