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油-20新照片,机腹“大粗管子”引争议:给轰20打配合呀
2021-01-22 06:54:39




近日国产运-20家族中的新成员运油-20空中加油机的照片再次在网络上流传,这一次飞机明显更加清晰:运油-20加油机的两侧机翼尖端各有一个明显的软管加油吊舱,这说明运油-20运输机已经具备了软管加油的能力,也说明运油-20加油机已经接近成熟,同样也意味着中国的战略空军已经开始逐步成型。不过运油-20机腹下面的一个不明物体引发了舆论的关注,有好事者查阅了西方加油机的设计,并推测这个不明物体大概率是一套硬管加油系统。


(注意运油-20机腹的不明物体)
目前空中加油技术分为软管和硬管两种规格,软管加油解放军已经在国产的轰油-6型加油机和进口的伊尔-78加油机上顺利实现,并且在多年的训练中日趋成熟。软管加油,顾名思义,就是指加油机用于给受油机加油的加油管是软的。这种加油管平时像缆绳一样通过绞盘收起在加油吊舱内,一旦需要进行空中加油,则会自动伸出。软管加油的加油管通常为105~150米之间,以确保加油机和受油机之间有安全距离。当加油机将加油管放出后,受油机则自行飞抵加油机身后一定的位置,然后使用自身的受油口去对接加油机的加油口,对接完成后,加油口会自动锁闭,并开始进行空中加油。


(加油机的世界纪录:康维尔R3Y加油机同时给4架F-9F"美洲狮"战斗机加油)
软管加油系统的优势在于技术难度低,适应性能好,而且通用性极强,从陆军特种部队的直升机到战略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都可以使用软管加油。而软管加油系统可以直接用现役的大型飞机,例如大型军用运输机、大型民航客机等进行改装,其主要就是安装一套空中加油吊舱,同时在机尾或者机身专门安排一个操作加油管的"加油工"即可。而且大型飞机在改装软管加油机后,一旦有其他需要,还可以随时再改回运输机或者客机。例如俄罗斯的伊尔-78加油机,就是由著名的伊尔-76重型运输机改装而来,但是伊尔-78保留了原先伊尔-76的尾门和货运装置,一旦需要,随时可以拆除机身内部的大型油箱和机翼上的加油装置,重新回归重型运输机的状态。只有后续制造的伊尔-78M取消了改回运输机的能力,成为一款专用空中加油机。


(硬管加油的细节特写)
硬管加油是我国目前从未接触的一种加油方式,这种加油方式使用的是一根长度大约为30米的硬质加油管,当受油机飞近加油机并保证距离后,由人工操作从加油机对受油机进行空中加油。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空军使用硬管加油技术,其他国家包括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都使用软管加油。


(软管加油的适应性很强,甚至可以给直升机加油,这是硬管系统做不到的)
软管加油和硬管加油相比可以说各有千秋,其中软管加油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给多架飞机进行加油,而硬管只能一次给一架飞机加油。而硬管加油最大的优势则在于加油速度快,硬管加油平均每分钟可以输油4000~4500升,而软管加油只有每分钟1500~2300升,效率大概是硬管加油的1/2到1/3左右。不过总体上而言,由于软管加油可以同时给多架战斗机加油,例如伊尔-78加油机就可以同时给3架苏-27战斗机加油,所以这么看来,其实二者的综合加油效率也差不多。


(我国早期空中加油训练的珍贵镜头……)
由于我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就已经攻破了软管加油技术,并列装了一批轰油-6型加油机,所以目前解放军空军战斗机部队绝大多数飞行员都已经具备熟练的软管加油技能,所以运油-20加油机使用软管加油和战斗机之间的磨合会非常迅速,而目前解放军列装的软管加油系统可以做到2000升/分的输油效率,并不输于俄罗斯的UPAZ-1A型软管加油系统。所以战术空军直接使用软管加油技术,并没有什么问题。而运油-20曝光的疑似硬管加油系统就比较有趣了。


(用软管系统给图-95加油确实费时费力)
之所以全世界只有美国空军使用硬管加油系统,主要是因为美国空军掌握着大量的战略轰炸机,由于战术飞机体积小,加油少,所以使用软管方式同时给2~3架飞机进行空中加油可以有效提升空中加油的效率,但是大型飞机就不一样了:一般的战术飞机一次也就需要加油4~5吨左右,而大型战略轰炸机或者战略运输机,一次就要加油60~80吨,甚至更多!如果使用软管加油,那么一架大型飞机一次加油就需要差不多一个小时,这个时间确实长了点,而如果改为硬管加油,则时间可以压缩到半个小时以内,这无疑大大提升了效率,所以全球目前只有美国空军使用硬管加油技术,其他国家都使用软管加油技术——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进行加油也使用软管加油,大概是俄国人不太在乎半个小时的时间差吧。


(我们也有必要发展类似于美军的硬管加油技术,上图为美军KC-46为B-2轰炸机加油)
我国和俄罗斯不同,在预想的战争中,俄罗斯战略轰炸机会越过北极,进而轰炸美国本土,所以其加油都是在北极上空,美军在这里缺乏必要的战斗机拦截准备,所以俄罗斯可以容忍软管加油的低效率。但是中国不同,我们面临着美国的三道岛链封锁,所以我们的轰炸机要突破岛链,并轰炸更远的目标,就必须进行空中加油,而空中加油的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我国的隐身轰炸机和大型加油机的生存,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有必要研制硬管加油装置。


(同时装备软硬两种加油系统的美军KC-46加油机,非常值得运油-20参考学习)
在运油-20之前,,美国已经在KC-46大型加油机上实现了"软硬兼施",也就是在KC-46加油机上同时按装软管和硬管两种加油系统。其中软管加油同样以吊舱方式安装在飞机的翼尖,而硬管加油系统则安装在机尾。这样KC-46既可以给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以及欧洲盟友的飞机加油,也可以给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战略运输机加油。这一点完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而且在软管加油系统突破后,硬管加油系统统对我国而言已经没有技术瓶颈,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加油机都出现了,轰-20还会远吗?)
从运油-20装备硬管加油装置不难联想,我国空军"20家族"最后一名成员:轰-20即将正式亮相,而运油-20显然是给轰-20打配合的多功能加油机。如今运油-20已经曝光,那么有理由相信,轰-20已经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