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一句话都在国内军迷圈子里面广为流传,那便是众所周知的“XX不土,战斗力五”;
尽管到了今天,国家经济腾飞,军队武器装备升级,几乎达到了可以和美国军队一较高下的阶段,但是萦绕着人民军队的,始终还是那个字:“土”,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土,自然没有蕴含什么贬义成分在其中,而是说一种质朴,实用的价值观以及方法。
说到解放军的土,网上可以看到相当多的范例,涂装啥的就不说了,比如说用工地彩条布包裹着的长征系列火箭一级东风系列洲际弹道导弹,比如说轰6战术轰炸机机舱盖上面以及酒泉发射塔航天员通道的的三环锁,
比如说陆军航空兵直升机飞行员背后的小凉席以及机舱当中拜访的塑料小板凳,比如说QBZ95自动步枪枪口用透明胶带缠绕的激光笔,比如说全球一流无人机竟然由民用小卡车来拖拽的迷惑操作,等等等等,虎哥感觉自己可以说上一整天。
当然,在这当中,最为经典,最具有代表性,最坚挺的,还是莫过于那双经典的白色针织劳保手套,从外观上来砍,毫无疑问,这是一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随处都可以买到的手套,这双手套,真的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不论是最早的歼5,还是当代的歼10,亦或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歼20,几乎所有飞机上面都可以看到这双手套,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虎哥认为,肯定不是因为没钱,
众所周知,空军在这些年来属于重点建设方向,不可能说是第五代战斗机都量产了,还不把相应的,更好的手套发配到飞行员手上,更何况,中国军队航空兵实际上目前已经列装了新型航空手套,而且还是根据飞行员手型以及大小专门定制的。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在公开的军事画面当中看到,劳保手套还在被不少飞行员所采用的,这样的话,恐怕原因就是这双手套确实是有其存在价值的,也许正如广大军事爱好者所言,劳保手套,那可是战斗力的保障。
首先应当明确飞行员们佩戴的劳保手套和小商品市场见到的那种粗制滥造的廉价货色可不是一回事,精梳全棉加氨纶保证飞行员手出汗时不会感觉到粘粘的而影响战斗力,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静电问题,
最主要的是其舒适且精确的抓感是皮手套绝对无法匹及的,这就是飞行员对劳保手套情有独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