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出智能巨舰:能给自己“体检” 可自主选择最省油的航线
2017-12-22 08:48:23



12月5日,上海,我国研制的全球第一艘智能船舶正式交付使用。这一历史时刻值得铭记,它代表了我国造船技术上升至世界顶尖水平。



造船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纪元以来的两千年中,有一千五百年左右领先世界。600年前,中国的造船技术达到了鼎盛,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船舶工业。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基本建成了门类齐全的船舶工业体系,奠定了中国现代船舶工业的基础。今天,这艘智能船的下水,标志着郑和时代的辉煌只有数步之遥。
人工智能,是最近相当火的一个课题,其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研究最广泛的例子就是:机器人。


5日交付的这艘名为“大智”号的散货智能船舶,总长179米、船宽32米、深15米,载重量3.88万吨,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研制,交付给招商局集团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这艘船的智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艘船舶具有自我“体检”能力;该船增加了40%的感知点,相当于船舶具有健康管理系统,感知问题后提前进行维护,使船舶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大幅度提高。
第二、船上安装的智能集成平台是船舶的‘大脑’,部署全船的信息网络系统是船舶的‘神经’,船舶航行中对外部和自身的数据进行感知,并汇总给‘大脑’,使其对船舶状态了如指掌。”
第三、船舶能够根据船舶数据和水文气象信息自动优化航线、航速;同时,船舶通过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向船长提供航线优化的辅助决策建议。


第四、该船还安装了全球首台满足智能船舶规范的智能应用低速主机以及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主机遥控系统,船舶推进效率可提高约3%,相同航速日均油耗可降低约4%。
总之,这艘船最大的特点是船舶有了聪慧的“大脑”,实现了我国船舶工业全新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理念,同时也开启了更加安全、经济、环保的航运时代。
众所周知,藏军于民是国家国防发展最经济、最科学的路径。军用科技与民用科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军事科技的进步会带动民用科技的增长,例如:冷战时代发明的互联网,应用到民用后,互联网为世界经济带了巨大的发展红利。相对的,民用科技的进步也会促进军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上个世纪改革开放,我国大力发展化工产业,化工产业的发展为阀门与管道制造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管道阀门制造的进步为我国潜艇制造又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智能”民用船舶的发展,必然会为我国今后军舰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思路,相关的智能科技也会被应用到军舰中,在智能科技的帮助下,军舰指挥与控制更加集中化,精确化,舰长与舰员的工作量被大量的减少,舰长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战局的变化与战役的指挥,军舰的威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在智能科技的帮助下,我军将不会步美军尴尬的后尘——撞船后灰溜溜的被拖走。也许有一天,美国会进口我们的民用船只,也来个“逆向工程”,偷师几招。(利刃/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