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摄库尔斯克 :陆地那么大为何去海上?海上一箭七星成功发射,5大好处你想不到
2019-06-05 15:36:40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2019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成功实现了海上发射一箭七星,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此次试验采用了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又名CZ-11 WEY号),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台,探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


图片:中国首次海上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海上发射并非新鲜事物,但绝对是高精尖科技!
1999年10月,世界上第一座机动式浮游航天发射场“奥德赛”海基运载火箭综合系统完成了首次航天发射,“天顶”-3SL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美国DIREC TV-1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座商用发射场是由俄罗斯、美国、乌克兰和挪威共同建设的,可以向高圆轨道、椭圆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星际轨道发射各种用途的航天器。
“奥德赛”发射场能够将2.9吨的航天器送入地球静止轨道,将重6吨的航天器送入地球静止轨道的转移轨道,将重15吨的航天器送入低环地轨道,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


图片:“奥德赛”海基运载火箭综合发射场。
而在此之前,1966年意大利政府就曾经委托罗马大学航空与航天研究中心筹建并管理使用了一个叫做“圣马可”的发射场,这个发射场位于非洲东部肯尼亚东海岸的恩格瓦纳海湾,距海岸4.8千米。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运载火箭的海上发射呢?相比陆地发射有哪些好处呢?听笔者慢慢道来!




图片:海基火箭发射场优势多多。
第一,海基发射场可以在大洋中移动,选择有利的发射位置,从而提高将航天器送入部分优选轨道的成功率,并将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二,海上发射区,包括附近的安全区和脱离专职降落区均位于海上,排除了可能造成各种损失的危险,简化了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各种手续。
第三,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球自转效应,简化了航天器在空间的机动飞行动作,极大地提高了运载火箭的动力性能。比如使用“奥德赛”海上发射场送入地球静止轨道的航天器重量,就比从地面上著名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的航天器重量增加了一倍多。
第四,实现航天器的海上发射,可以大大减小火箭发射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五,由于很多工序可以提前在总装工厂中完成,从而缩短了火箭发射的准备期。


图片:长征11号运载火箭运输上船。
总之,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具有灵活性强、任务适应性好、发射经济性优等特点,可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落区,满足各种轨道有效载荷发射需求,能够提供更好的航天商业发射服务。当然,有好处难度也大,不然世界上很多国家就都蜂拥到海上打火箭了!
相比陆基发射台,起伏波动的海上平台给发射带来的主要是全新的技术考验,需要不一样的瞄准技术和动态条件下的发射技术来应对发射新环境。同时,在海射任务中,只能通过无线传输形式来实现火箭点火发射,因此“CZ-11 WEY”也成为国内首枚采用无线测发控技术实施发射的火箭。


图片:完全在厂房内组装成型的长征11号运载火箭,星箭一体运输对质量管控和组织指挥提出了挑战。
此外,由于火箭在陆地总装厂房中全部完成,以箭星组合体形式整体出厂,由总装厂经铁路、公路运输至港口,到达港口后仅用2、3天测试准备随即登船,航行到指定海域后可随时发射。这套工作流程相比以往虽然大幅缩短时间,但全程不可逆,对我们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管控提出了严峻挑战。
总之,中国航天人不惧挑战,创新开拓,用一箭七星的优异成绩开启了中国航天海上发射的秀丽画卷!未来中国星辰大海的征途将从大洋之上启程!


图片:已经起竖的长征-11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