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非要去火星?绝不能让后人再抱怨我们放弃了星辰大海!
2020-07-28 06:59:08



就在前两天,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中国海南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由我国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程控,开启了火星之旅!

就在无数同胞都在为之欢呼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喜欢发出一些特立独行的声音来,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与其花这么多钱搞航天,倒不如将这些钱拿来补贴贫困地区的儿童。
这话乍一听似乎还真有那么点道理,但实际上完全就是将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强行联系在了一起。
类似于火星探测的这种航天任务,确实是耗资巨大,但是就因为花钱多,我们就真的不去做了吗?

五百多年前的明宪宗想要观看《郑和出使水程》,看看能不能重现永乐朝郑和下西洋的荣光,而这一本《水程》则是郑和下西洋的原始资料汇编,包括造船图纸、航海日志,还有船队所用的导航海图等,对明朝来说相当重要。
皇帝想看,但是掌管图档库的车驾郎中刘大夏不同意,他的理由和上面提到的一些人一样,认为郑和下西洋空耗钱粮,军民死伤众多,虽然得到了不少奇宝,但是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将这本原始资料烧掉。
结果,中华历史就这样错过了一个重大历史机遇。


而几乎在同一时期,西方的哥伦布带着一帮水手,同时还有给中国皇帝的国书,驾驶着三艘帆船就这么出发,正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讲道理,当时的刘大夏持有这种观点也不奇怪,当时的中国古代王朝,几乎已经把东亚这一片土地中最精华的部分占了下来,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自然没有通过海洋向外扩张的欲望。
而欧洲则不同,由于西亚地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彻底垄断了陆上丝绸之路,作为中欧的中间商狂赚差价,再加上欧洲本土地区资源的匮乏,逼的欧洲不得不冒险从海上开辟前往东亚的新航路,这才有了后来的大航海时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确是错过了这一特殊时期。


而如今呢?和当年我们遇到的情况也非常相似,短期来看,地球的确是够人类生存好多年,我国尽管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地球上好歹也在前三位置,过的也还不错。
而类似于登陆火星的这一类深空探测任务无一不是花费巨大,就拿当年美苏争霸时期来说,美国在发射载人登月舱时所使用到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一枚的价格要比当年的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还要贵!
而在1967年-1973年间美国一共发射了13枚“土星5号”运载火箭,这相当于把13艘航空母舰打上了天,比现在美国海军所有的超级航母还要多,可谓是代价巨大。


明明在地球过的还算不错,同时太空探索看起来也的确是吃力不讨好,似乎我们也的确没什么动力继续探索下去。
然而耗资如此巨大的航天活动真的就一点回报都没有吗?当然有,只不过是大家没有注意到而已。
就拿阿波罗登月任务来说,其每年能孕育出大约1000项技术革新,这些技术革新大幅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天气预报和风暴预警系统、通讯设备、医疗设备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甚至通过太空技术,还能提高粮食产量,在未来解决饥荒。
如果说这些技术距离我们还比较远的话,也有大家日常会用到的技术,比如说手机通信,订外卖用的定位系统,都是通过航天技术发展而来,甚至是婴儿用的尿不湿,最早也是为航天员开发的。

我们再回到火星探测任务,为什么我们要去火星?
因为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行星,并且其环境和地球也最为相似,矿产资源丰富,在南北极存在固态淡水资源,土壤中还存在一定有机物分子。
这些特点都表明,改造后的火星是人类向太空移民的最好候选者,也能成为一个人类探索其他行星的中转基地。

其实虎哥说了这么多我们探索火星的原因,都不及一句话来的重要,中华民族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我们因此落后了几百年,导致我们一直都在抱怨500年前的祖先们放弃了海洋,因此如今的我们绝不能让500年后的后人们抱怨我们放弃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