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雷达规模庞大可覆盖整个日本,性能突出让隐身战机无处遁形
2017-01-21 08:19:29





二战以来,雷达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各种类型的雷达中,天波超视距雷达以其大范围的监视能力、防低空突袭、抗隐身以及早期预警等突出优点,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和一般微波雷达不同的是,天波超视距雷达是利用电离层的反射作用能够自上而下地探测超远距离(1000~4000km)的运动目标,因此具有早期预警的突出优点。同时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下视工作方式使得其能够突破地球曲率的限制,从而探测到低空飞行或隐在山脉背后的目标。
此外,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工作波长通常为10—60m,和大部分飞行器的物理尺寸相接近,一些著名的隐身战机,如F-22,F-35均处于其谐振散射区内,使得该雷达的抗隐身性能非常突出,让隐身战机无处遁形。


我国对于超视距雷达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得到了钱学森先生的大力支持,但直到包养浩、焦培南在1982年才研制出中国第一部“脉冲体制天波超视距试验雷达”(112-1雷达),并在试验中成功的探测到了1200公里外的民航飞机,因此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部“调频连续波体制天波超视距试验雷达系统”,成功检测到近2000km的飞机目标并独立形成多批目标航迹。
据称中国在某地建立了第二座规模庞大的天波超视距雷达,且面向东京,由于探测半径约3000公里,可以覆盖整个日本本岛,天波超视距雷达、间谍卫星以及预警机/电子侦察机共同组建的预警探测系统,可以执行第一岛链内反介入与区域拒止战略。



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美海军陆战队的F-35B战机已从美国本土转移到日本本州岛美军岩国基地,这意味着未来东亚地区的空中对峙将很有可能升级。在2009年5月16日美军举行了代号为极地闪电的军事演习,从关岛起飞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在加油机的伴随下,飞行数千公里与阿拉斯加起飞的F-22隐身战斗机会合编队突破以F-16、地面防空雷达和导弹所组成的“假想敌”防御体系,对预定目标准确实施打击,完成任务后顺利撤离。该演习是历史上首次隐身目标的联合攻击演练,体现出美军利用隐身突袭力量向对手进行战略威慑的实力与意图。F-35B等为代表的隐身战机将成为了突破防空网的首发打击力量,对常规地面雷达所组成的情报网构成极大的威胁。
而中国的天波超视距雷达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预警探测手段之一;它所独有的超远程、反隐身、反低空探测等特性,可发现敌方的奔袭编队并实施连续监视,预警时间长达小时量级,为解放军拦截F-35B等隐身战机和迎击作战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