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歼10C战斗机同时携带PL10和PL15两款第四代空空导弹高调亮相,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中国的新一代空中作战系统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众所周知,PL10属于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射程大约几十公里;PL15则属于中远距空空导弹,射程大约200公里。虽然这两款空空导弹性能先进战力强悍,但是跟主要假想敌的同类武器装备(比如AIM9X、AIM120D)相比,还达不到能够形成不对称优势的程度。因此,腹黑的兔子又悄无声息地为自己的对手准备了另外一种致命的杀手锏,可在千里之外取人项上首级,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利器。
图1:歼16战斗机携带超远程空空导弹进行测试
2016年11月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报道,中国试射了一种新型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并击落了距离超过300英里的无人靶机。就在人们纷纷猜测这个消息多半是出口转内销的战略忽悠之际,歼-16战斗机挂载着一种未知型号的大型空空导弹(以下简称为“PLXX”)的照片也随即在网络上出现,让众多战忽党惊碎了一地眼睛。通过对照片进行分析对比,我们发现PLXX长度接近6米,直径不小于300毫米,毫无疑问是一个体型彪悍的大家伙,这样的尺寸显然无法塞进歼20的内置弹仓(长度大约4.5米),歼10这种级别的中型战斗机携带起来也很费劲,选择歼16作为搭载平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更重要的是PLXX射程竟然超过300英里(也就是500公里级别),在世界空空导弹家族当中可谓是一枝独秀遥遥领先。
PLXX采用无弹翼布局,升力完全由弹体产生,低速飞行性能和末端机动性能较差,优点是阻力小,适合高空高速飞行,弹头上方有光学窗口,研判其采用雷达+红外成像复合制导,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极高的命中率,使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通过高抛弹道来实现数百公里的超远射程。不过超远程空空导弹的最大技术瓶颈并不在于动力射程,而是在于目标引导,500公里级别的射程已经大大超过了战斗机自身雷达的作用范围,必须依赖A射B导才能实现,也就是美军大肆炫耀的CEC体系,由此可见中国军队信息化作战能力的发展水平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图2:超远程空空导弹作战示意图
PLXX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军队的空中作战能力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也将彻底改写现有的空战规则。在侦察卫星、预警机、地面超视距雷达的引导下,战斗机在1万多米的高度发射PLXX,导弹继续爬升到3万米以上的高度,在空气稀薄、阻力小的高空飞行数百公里,然后从天而降,利用对方机载雷达的探测盲区发动突然袭击,对方甚至难以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攻击目标,从而来不及采取有效的规避和反制措施。
其实超远程空空导弹并不是中国的首创,除了冷战时期美军的AIM54和苏联的R33这两个退休的老前辈以外(射程不超过300公里),近年来俄罗斯也推出了KS-172和RVV-BD两款超远程空空导弹(射程为300-400公里),但是仅仅只在航展上露过面,至今都没有在现役机型上的装备记录。而在2016年11月中国空军举行的红剑军演中,就出现了携带PLXX的歼11B战斗机,由此可见,PLXX早已不是还处于实验测试阶段的半成品,而是可以装备部队并参加高级别实兵对抗的实用产品。除了新型的歼16以外,现有的歼11B庞大机群也都能够装备这款大杀器。
图3:2016年11月携带超远程空空导弹参加红剑军演的歼11B战斗机
如果说具备良好隐身能力的歼20是神出鬼没的刺客,那么携带PLXX的歼11就是百步穿杨的狙击手,两者强强联手,一个负责前出游猎,一个负责远程狙杀,优先消灭敌方的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加油机、通信指挥机等高价值目标,快速摧毁敌方的空中支援和指挥系统,相信任何对手在这套新一代威力加强版的鹰墙战术面前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畏惧和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