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瀚海狼山的推文中谈到了空自在批量准备F35J以后,才知道这种飞机就是隐身版的“舔地机”,其高空超音速的截击性能,基本是不存在的,并不适应空自防区数千公里狭长,而预警纵深又小的可怜的现状。不过想诉苦也没地方去。F35人家的本名就是先进联合攻击机项目,空自该不会不知道攻击机是什么意思吧。对于这个哑巴亏,空自自然是吃的心服口服。到目前已经订购了整整147架F35,属于美国之外的全球第一大海外客户。谁知道买这么多,居然还无法完成最基本的拦截科目。这让空自叫苦不迭。准备再投入巨资,研发空自版本的F22A,其实就是F3超级战机项目,但是这个更像是一个忽悠着自己玩的安慰工程,说是到目前一切进展顺利,甚至日方自己大搞的4代大涡扇也是打鸡血一样的突飞猛进。可是,
谁都知道现在日方宣布的航空项目的进度。话听10%都嫌多。当年的心神技术验证机在实体机上天以前,也神秘的很,性能被吹上了天。结果实际拉出来溜了溜以后,除了引发一阵哄笑外,就再也没有下文了。而日方自己搞的民用大飞机项目,在折腾了十几年以后,交付时间拖延了多达6次之后,连最基本的目标客户也无法再忍受,最终本来就不多的几百架意向订单,最后大部分也宣布彻底取消,因此日方的民机项目也基本凉了。这证明在F2之后,日方的航空大项目整合和技术攻关能力不是随着时代有提高,而是全面的下降。现在就算是美国本身的航空航天能力都有点越来越不靠谱。就凭上一个项目砸一个的日方自己的航空研发制造实力,能在10年之内搞出空自版本的F22A?不管美日信不信,反正绝大多数了解基本内情的人都是不相信的。
在当今全球航空大国,比如G2,都是在往外打包推销3代机的生产线,或者减少3.5代机的产量,全面集中力量突击5代机产能的时候。唯独空自在大量购买5代机的同时,还要花费巨资升级他的F15J。而且每架的升级报价接近5000万美元。这还是一个初步预算的报价,真正升级完毕,估计一架不被敲个1亿美元。美国某飞机公司是绝对不会放过空自的。而空自目前装备的201架F15J中,最早的一架在1979年就已经下线,1980年就已经在日方的机场试飞。到今年正好是40年。这批飞机最近几年刚从跑道上拉起来,就突然掉零件的报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这批F15J中,交货最晚的一架也是1999年的事情,也已经用了整整20年。三分之二的机体都已经生产了30年以上。居然有人据此认为,美国飞机的机体寿命就是高。你们看人家40年了还能战备值班。
F15的机体寿命比较高也算是现实,但是美国人自己给其定位的服役时间年龄也基本是30年。超过30年,如果做激烈的空战机动中突然自己空中解体,那么不能怨厂家质量不过硬。因此这次升级98架机龄相对比较新的F15J,居然连中心翼盒都要换,这和彻底的结构全换,又有什么区别?那么为何空自不直接购买新下线的F15X呢?这个你们就不懂了。等这批翻新老机被证明不堪大用时,再推销F15X不晚。剪羊毛不会只剪一次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