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军报刊文《航空报国梦,从“瓷都”起飞》,文中提到:2004年,直升机业务从昌河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航空制造企业——昌飞。随着直8、直11、武直10、AC313、AC311等“昌飞造”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昌飞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特别是近5年来,昌飞新型号研制周期从6年缩短至3年,重大改进改型从3年缩短至1年半,生产能力提升了近3倍。
特别是文中的“生产能力提升了近3倍”这句话,说的应该就包括有目前昌飞的主力生产机型—直10。从直10装备的部队来看,确实符合产能大大提升的现状。
在陆航部队尚未扩编之前,总共有10个陆航旅/团,先期大部分部队都配备了一个大队约12架的直10,一些主力的部队则已经开始配备第二个大队的直10,使一个陆航部队的装备数量可以达到20余架,就是唯独有两个陆航旅迟迟不装备直10。
究其原因,可能是发动机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部队直升机的适用范围都属于高海拔地区,与固定翼飞机不同,直升机的升力几乎全部由发动机驱动的旋翼提供。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发动机供氧不足,因此其功率输出会有大幅度下降,导致直升机升力不足。一般来说,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性能会下降40%。一架直升机在低海拔地区可运载1吨货物的话,那么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载重量会大打折扣。
直到去年8月,一组网络照片在微博上流传,显示的是“陆军第1000架直升机授装接装仪式”,是陆军原成都军区某陆航旅正在隆重举行的直10武装直升机的接装仪式,这样,没有装备直10的部队就只剩下原新疆军区某陆航旅了。
然后再近期《军事报道》的报道中,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展开跨昼夜、多机型、实战化训练,其中出现了直10武装直升机,这标志着新装备该部的直10武装直升机已经开始形成战斗力。终于,我军陆航部队目前都有至少1个直10武装直升机大队,已经在全陆军范围内普及了这款先进的专用武装直升机。
加上空降兵部队于去年列装的一个大队直10,这型武装直升机在全军内的列装数量即将突破200架。未来,期待海军陆战队版的直10尽快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