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由《印度斯坦时报》主编沙希谢卡尔所写的文章表明了印度目前所遭遇的复杂状况,完全可以称之为弹尽粮绝。在不久之前印度审计总署(CAG)向印度议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对军队的装备情况进行了调查,之后得出了一个结果,就是印度军队目前的弹药供应严重不足。
早在2013年的调查中,印度军方就发现弹药匮乏的问题十分严重,而CAG发现数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却没有任何改变。在上一次调查的时候印军发现所需的全部170种各型弹药其中只有27%在高烈度战争中能够勉强供应20天;而到了去年,这个比例居然不升反降,只有20%的弹药储备达到了要求。为此印度政府赋予了印军副总参谋长在紧急情况下采购弹药的权利,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缺乏弹药的风险但是却并没有根本改变弹药匮乏的现实。
其实印度对这种情况也并没有视若无睹,印度政府在2013年就制定了一个针对性的计划。当时的印度打算在两年后使弹药储备量能保证部队在高烈度战争中使用两个月,这已经足够应付一场小型局部战争了;而在到达2019年之后,印度国防部要求弹药的补给量能够满足部队使用40天以为更大规模的战争做准备。不过今年已经是2017年了,现在看起来这个计划仍旧还只是一个计划。
印度出现弹药供给问题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印度军方武器的来源十分复杂,美、俄、法等武器出口大国的武器在印度你都能见到,而且时间跨度极大,从上个世纪的步枪到刚服役不久的战舰、导弹等。这主要是因为其国防装备采用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靠国内自主研发;而另一方面则直接对外采购。但受限于其国内落后的工业水平,自主研制的方法目前在印度似乎不大行得通。虽然直接从国外采购武器成军快,采购成熟的武器装备战斗力也能得到保证,但来源纷杂的武器装备无疑大大增加了后勤保障的难度,仅各型枪支火炮的弹药就足够让印度头疼了,而且一味的采购国外的武器对本国的国防工业发展也十分不利。在这一点上印度也不算后知后觉,早早的就开始发展自己的国产武器,而且在设计时的技术指标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不过从比我年龄还大的光辉战机到轻取造价世界第一桂冠的阿琼坦克,最后的结果似乎都不是很符合最初印度的预想,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从来没见过印度有什么好的国产武器,不过印度造武器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实现了呢。(利刃/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