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可靠朋友:乌克兰提供最宝贵造核潜技术 美俄干瞪眼却没招
2017-06-05 12:56:01



人们相当关注于中国与乌克兰技术合作,其中项目之一,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也许这个单位的名气不大,但是中国从与乌方的合作所获得的东西,可能比获得瓦良格号更值价格,也证明中国最可靠的朋友只有乌克兰,因为这是一般的合作项目。


开会了
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专门从事研究特殊用途,或者,应用于军事用途的焊接技术,号称:世界最大的焊接研究机构,其研究成果相当领先,例如:导弹或者火箭壳体的铝合金对接焊工艺,火箭燃料贮箱焊接的局部真空电子束技术。以及太空焊接以及喷涂技术,比如:国际空间站的设备制造中就应用到了。

空间站的加工不简单

如今中国装备技术发展上,遇到的问题更多是:设计得出来,造不出,出现瓶径问题的原因相当多,其中的主要难点:工艺问题,涉及入许多东西,往往与工人素质有关,其中不少为经验性的,多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属于长期积累的东西。现代工艺之中,焊接技术占据着重要地位,往往决定着制造业的水平,也是相当依赖于经验的东西。



焊接是很常用的工艺

如今在工艺技术领域确实面临不少难题,其中对焊接技术也是重要的一项。2011年,中乌即达成了建立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双方开展现代焊接和相关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其成果主要在中国推广,服务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其成果应用领域广泛,不仅仅是民用方面,军用方面也一样,等于乌方向中国提供最宝贵的焊接技术,尤其是有关制造核潜艇的技术,核潜艇也许是对焊接技术要求最高的产品,直接关系到下潜的深度,这绝对是美俄最不希望中国发展的技术之一,可是他们也只能干瞪眼,却没招,这种技术合作根本没法阻止。



焊接导弹外壳可是高技术

中国发展速度相当快,完成了从农业国到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转变仅花了50多年时间,成就喜人,却也不能否认存在不足,在尖端技术领域存在弱项,问题往往不再设计问题,更多涉及制造能力,解决这类问题没什么捷径,只有花费时间去学习、交流、培训。

核潜艇对于焊接要求更高
经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我们确实是加快进度的好办法,也是对自已学习能力的考验,属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再努力的教育,学生不努力也一样无意义。幸好,中国是最好的学生,一直相当努力,提高与进度的速度相当快。比如:太行航空发动机,设计与测试没问题,却因工艺问题,在量产后表现不佳,一度被人怀疑是失败,有了太行不行的言论,然而在经过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努力之后,如今太行发动机不仅质量提高了,性能也得到稳步提高,原本的批评也成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