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地底下居然还有这个大宝贝:中国电磁弹射器能否量产就看它了
大家可能都玩过氦气球,知道这种比空气轻的气体能够托举气球飞上蓝天,还有人曾经试过用氦气球把屋子吊上天空。不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种看起来很常见氦气其实是一种稀缺资源,尤其是在地球上储存量极度稀少。制取氦气过程相当复杂。所以可以把氦气看成实际上是一种稀缺资源。
而且,氦气的应用作用面其实相当广,尤其是在国防军工领域,下一代超导技术应用到哪,液态的氦气资源就要应用到哪,比如大家耳熟能像的电磁弹射器,电磁轨道炮等等产品上,都要应用到。而且氦气属于惰性气体,对于现在常用的相控阵雷达天线单元内很多充填的都是氦气作为保护这些敏感的电子元器件的介质,甚至连大密度存贮用的硬盘里填充的也是氦气。而且氦气还是焊接必备的气体,尤其是焊接纯铝或者铝合金必须用氦气+氩气的混合气才能保证焊缝完整,这个应用功能就是我们常见的军舰还有民用的高铁。而且未来激光武器也在使用氦气作为保护气等等,虽然我们看的是玩气球,实际上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物资。
由于氦气的不可再生性,使得大家以前尽情挥霍却变成直白的争夺;全世界以美国的氦气储量第一,甚至美国曾经拥有全球75%制备好的高浓度氦气储备,当时是为了给飞艇做准备,但是随着飞艇的逐步退役,美国人发现存这么多太浪费,干脆开仓销售,于是氦气价格一下子变得异常廉价。不过进入新世纪来,氦气的价格已经翻了20多倍,目前还在上涨,就是因为源头上美国已经不在放量供应了。现在全球的实验室实验消耗品的费用中,氦气都是个大头,很多实验室的成果无法量产跟受制于氦气资源的稀缺性有极大的关联。
至于这样如何才能获得氦气?现在通过两个方面获得,从天然气中直接提取,费事费事;再就是利用氦气井自然收集再提纯,储量低效率慢。有人会说空气中不是有氦气吗?但是,采集效率太低,压缩提纯成本更高。必须要强调中国其实是个缺少氦气的国家,尤其是以前中国长时间无法从国外获得氦气进口,国内只有一口天然气井能够提取出可用的氦气。而中国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了,超导应用领域的诸多成就,实属不易。所以中国实际上已经把氦气作为了一种战略资源进行储备,不过应对于庞大的航空航天、导弹工业、超导领域研究需求,一旦再次发生国外禁止出口的情况,国内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未来可能航空母舰或者其他部分使用的电磁轨道制冷用氦气,这一个小气体或许会制约中国未来电磁弹射器能否量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现在英国牛津大学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篇新天地,在非洲的东非大裂谷中发现了巨量的氦气田,有可能会改变世界原有氦气储量分布情况。美国将不会再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此举也会极大的改变未来世界高新科技的发展格局,开采出来可能会让氦气资源价格再度降低,美国本来能够在高科技领域遏制其他国家的筹码又少了一份。如果美国提前霸占着相关区域不让开采,则美国会继续控制全球氦气市场。真因为如此,当英国研究学者一消息刚一发布,美国就有议员要联名提案,建议美国派兵争抢这一稀缺资源。
当然,中国是不可能坐视美国这般举动。非洲是中国友好伙伴,尤其是东非大裂谷极大部分都在坦桑尼亚境内。坦桑尼亚的军队甚至被称为“东非解放军”,我们就不难看出其与中国的密切关系。正因为如此,在争抢这一稀缺资源时,中国更不能落后。未来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比如电磁轨道炮、电磁弹射器等新装备,以及大批量的国防装备制造都需要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氦气!这个宝贝不可能拱手让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