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两则消息几乎同时爆炸:
一、一篇《不要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说,华为终端公司去年已成东莞第一纳税大户,华为未来发展重心可能会从深圳龙岗迁到东莞松山湖,深圳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接着,深圳媒体对此议题进行了深入报道,深圳龙岗区政府内部传出的消息是一定要留住华为。随后,华为方面回应:公司从未有计划将总部搬离深圳;对部分业务所在地进行调整属于正常企业经营行为。
二、当地时间5月21号,苹果CEO库克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探讨苹果未来在印度的发展计划。苹果公司上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遭遇了13年来首次营收下滑,印度被库克看成是下一个强劲的增长点。此外,库克称,考虑将全部生产线搬到印度。
这两则有一定的共同性,一个是将发展的布局由深圳大规模转入东莞,一个是将发展布局由中国准备大规模转入印度。通过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给我们的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敲响了警钟。一个地方,如果其经济发展大环境出现了问题,企业就会搬离。正常的产业转移不会影响经济整体发展,但短时间内剧烈的转移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严重打击。
对于华为将其华为终端大规模搬到东莞,很显然应该是基于成本考虑,因为深圳的房价、土地价格和生活成本都太贵,这会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员工的生活成本,企业总成本会因此大大增加,这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企业竞争力将被削弱,那么企业为何不选择搬到更合适发展的地方呢?对于企业来说,土地成本、税收因素必然也是其考虑的因素。所以,对于地方来说,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企业经营成本,使得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深圳成本的上升,我们不妨看看深圳的房价走势。深圳房价,从2005年的5000来块一平米的均价,到2016年4月均价已接近5万一平米,10年时间涨10倍。特别是在过去一年多,在原来两万多一平米的基础上直接翻倍,这种成本上升实在太吓人了,这会让企业、人才望而却步。
深圳房价走势图
就地方宏观经济面而言,大量资金被房地产行业吸纳掉,其它行业的企业必然会因为资金使用成本和企业运行成本的上升而遭受更大的经营压力,这种经营压力将会迫使企业尽量压缩人力成本,这就会对当地实体经济形成挤出效应,加速经济的空心化。与此同时,由于当地房价的大幅上涨会对全国范围形成资金吸纳效应,最终负面影响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转型升级。想想看,人员工资涨速慢,房价却涨速快,这种收入和房价落差越来越大的结果是房地产泡沫破灭风险的大幅增加。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不要让华为跑了”应该引起我国更多一二线大城市的高度警觉。以深圳为例,如果像华为这样的企业都因为成本而不得不大规模迁移,那么其他企业的生存环境可想而知有。在占豪(微信:占豪)看来,如果深圳不是靠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经济发展,那么房地产泡沫最终会破,一旦破掉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放大一点看,深圳其实一定程度就是中国的缩影。深圳经济不能过快走向空心化,中国经济更不能过快走向空心化。宏观经济,还需实虚结合,以实为主,以虚为辅。只有这样,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才能够完成,我国才能顺利越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占豪在拙作《货币战争背景 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和《大博弈中国之危与机》系列中都强调过,中国宏观经济潜力依然巨大,但最大隐患是房地产行业。高房价占了社会经济太多资源,高房价又带来了太多系统性风险,高房价会增加我国转型升级的难度和成本······但是,现在地方政府依然在借中央政策尽量去推动房产经济以缓解财政压力,这其实是一种寅吃卯粮的对未来的透支。
对这一点,占豪(微信:占豪)在2008年就反对过度刺激房地产,但事与愿违,最终房价还是过快上涨了。就当时看,宏观经济看起来虽然一片大好,但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短期过热,另一方面是转型升级被延迟,事实上却是耽误了我国的宏观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如今,东北三省、山西、内蒙等地之所以经济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都是房地产刺激过猛带来的后遗症,本该早一些转型的经济体因为当时的经济刺激得过猛而导致没有实现及时转型。
对深圳来说,未来的挑战是很大的,必须想办法留住像华为这样的企业,积极推动创新、推动转型,更快地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才能支撑起高房价。否则,一旦转型升级跟不上,高房价无法支撑,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风险将会非常之大。在占豪看来,深圳的警示,其实就是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共同警示!
关于苹果CEO要将生产线全部搬到印度的说法,占豪的看法是,虽不会那么快,但绝非危言耸听。据媒体报道,富士康到2020年将在印度投资200亿美元建10到12座工厂生产苹果手机。考虑到中国智能手机的进步,苹果终端产品在中国的市场空间已经见到了天花板,苹果公司开始将未来的潜在市场转向印度这个最大的潜力市场。
在这种背景下,很显然苹果更愿意将工厂迁移到印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的市场因素,更是因为印度的成本因素。换句话说,如果未来中国的经营成本增长过快,那么富士康就会大幅收缩在中国的投资,转而大规模投资印度。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在给我们警示,因为如果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又是过于依靠房地产,其结果是房价大涨,生活成本大涨,企业经营环境快速恶化,中国经济空心化将因此而加速,中国转型升级就存在半途而废的危险。而且,房价过快上涨必然抑制收入的上涨,房价和收入越来越大会促使房地产泡沫破灭,这又是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所以,苹果和富士康给我们中西部各省市带来的警示是,发展经济不能过于依靠房地产,要去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要靠产业的多元化和细分领域的扩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能仅仅依靠土地财政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要精细化经营。对更高部门的政府来说,我们在经济考核方面应该更加科学,对于房地产行业在当地宏观经济所占比例过重的地方要予以警示,而不是只看GDP数字。
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GDP增速,重庆是一枝独秀,过去些年几乎年年排第一。但是,我们再看重庆房价,作为直辖市,到2016年4月其房屋均价只有6968元/平方米,比河南郑州的均价低2800元,比湖北武汉的均价低4000元,差不多只是江苏南京房价的三分之一稍高,和东部沿海大城市的房价更是没法比。重庆经济之所以能够一枝独秀,正是因为其经济转型早,引入了更多大型企业到重庆投资,而之所以这一趋势能够持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重庆房价控制得好,企业经营成本更低。
因此,对各地来说,华为、苹果“离开”的警示,重庆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好好总结、研究与学习的。就现阶段而言,无论是我们国家的经济,还是各地的经济,都需要基于自身的情况加速转型升级,都要尽量少依赖土地财政,少简单粗暴地推动房地产市场以刺激经济,要尽最大努力通过创新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中国宏观经济的转型升级成功,绝不是房价的上涨促成的,房价继续上涨不但不会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还会抑制转型升级的速度和效率,甚至带来系统性风险。这是各地方政府需要警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