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航母都会需要相当多的舰员。比如尼米兹级航母正常出航就有5000人随舰出动,甚至有时候会增加到5500人,基本就是一个海上的小城镇。于是有人担心如果不到10年就造出十几艘的076,然后每艘也上几千人,短时内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合格舰员?这个问题的担心当然是有必要的,不过即使有12艘076,也不需要像10艘尼米兹级一样提前准备超过10万人的舰员配置。原因需要逐条分析:首先,尼米兹级航母是核动力的,考虑到部署期间基本是这5000到5500人天天围着两个反应堆。上到舰长下到列兵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小剂量辐射的影响。因此尼米兹级等于一艘就要配备2套舰员。总的要求就是个人在船上受到的总曝光剂量理论上不超过安全上限。于是这5000到5500人最多只能在船上部署半年。
而像尼米兹级这种大型航母一般进入活跃状态之后,会持续部署2到3年。那么期间就要求每隔半年必须靠港,全体人员轮换一次。这样就等于1艘航母日常需要的总人员数不是5000多而是超过1万人。尼米兹级航母与福特级航母需要上舰的人数多,除了是核动力需要2批人之外;还在于航母本身体量大,携带的舰载机也多;因此配套的航海人员与航空人员都会多于体量更小的航母。比如戴高乐级也是核动力航母,长期部署期间同样需要每隔半年必须更换一批舰员。但是戴高乐级的体量不到尼米兹级的一半,可以携带的最大舰载机总数很难超过45架;基本只有尼米兹正常携带七八十架舰载机的6成左右。这样导致戴高乐级即使齐装满员的状态出动,每批次舰员的总数也仅仅在1900人上下,
基本上看不到超过2000人出动的时刻。而到了长耳朵家的16到17舰,虽然单舰吨位比戴高乐级还大,但是常规动力一年到头只需要一套舰员就可以操作。这样就直接节省了一半的人员。而16舰与17舰携带的是重型舰载机。即使满载状态下可以携带的固定翼战机数量其实是少于戴高乐号的。因此正常出动时,上面的人员总数其实只可能比戴高乐号少,而大概率也不会超过2000人。还有一点,就是在英法航母甚至其整个军队中,从来没有什么日常不值班时帮厨之类的传统。在西式航母上都是一个人只干一个工种。比如厨房兵就是只负责厨房,损管兵只负责损管。如果平时没有损管作业,那么宁愿让大批水兵睡觉钓鱼,也不敢派遣他们去从事帮厨或者日常找补锈迹补漆之类的正常“义务劳动”。
这样也是西方军舰一旦远航几个月就锈的不成样子的根源。而在长耳朵家,水兵不当值也会有很多义务工作,这样就等于至少可以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大舰人员编制。076如果超过6.5万吨级,那么舰体将相当巨大。上面足够可以有满足3000人以上的生活设施。不过076的日常航海航空操作可能需要1000人就足够了。因为未来将携带更多的无人舰载机。就可以节省不少航空方面的人力资源。另外还可以再携带1000人,不过这是战时的登陆力量;这是所有现有航母都做不到的。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