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捉襟见肘,中国海军已将他们甩开很远
2016-09-14 16:12:59



冷战后,俄罗斯军事建设困难重重,海军造舰计划更是遭遇沉重打击。

毫不夸张的说,目前俄罗斯海军整体战斗力已经低于中国海军。空军世界网站在这里为您进行相关分析:

俄罗斯海军遭遇的最大困难,是大型水面舰艇建造工作全面停滞。

一、俄大型战舰捉襟见肘,不堪使用

一些俄罗斯军事专家不时发表立场极为强硬的言论,声称俄军仍具备摧毁对手的灭绝性火力,但这已不能掩盖越来越频繁的被印证的事实:俄罗斯海军今不如昔,而且有一年不如一年的迹象。

来看看俄罗斯海军具体有多少可用的大型战舰: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一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3艘巡洋舰,15艘各种级别的驱逐舰,19艘各种级别的大型登陆舰,62艘各种级别的潜艇(包括近海作战的常规潜艇)。分摊到俄罗斯海军四个舰队之后,每个舰队可用的大型战舰数量就寥寥可数了。

与之相比,中国海军有一艘航空母舰服役,一到两艘在建造;约30艘全新驱逐舰正在服役或者建造,包括了至少20艘具备区域防空能力、有着世界先进水平的驱逐舰;约六艘大型船坞登陆舰相继服役;至少30艘大型登陆舰在服役,并还装备了同等数量较小的坦克登陆舰;约30艘全新护卫舰;约6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约10艘核动力攻击潜艇,超过60艘常规动力潜艇。很显然,俄罗斯海军与中国海军相比,在大多数领域上已经明显落后。这还得暂且不谈俄罗斯巡洋舰防空能力,是否能与中国配备先进相控阵系统的先进驱逐舰相比,否则可以说中国海军已经压倒了俄罗斯海军。

例如,在冷战后俄罗斯海军最为荣耀的时刻 —— 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叙利亚敌对派系期间,俄罗斯政府曾经声言要在地中海派驻一支永久性的水面舰艇部队,威慑中东地区对俄罗斯不利的武装派系。当时俄罗斯海军前任参谋长克拉夫琴科上将对媒体表示,他对这一计划表示强烈怀疑,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海军没有足够的舰艇来完成这一任务。他进而指出,即便俄罗斯海军派出少量战舰组成新的地中海舰队,也不具备进行长期补给支持的能力。

俄罗斯海军冷战后的高点: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叙利亚目标,其中主角是小小的新型轻型护卫舰。苏联时代建造的大型主力战舰,根本不具备使用新型巡航导弹的能力。而中国各种新型驱逐舰则毫无困难的可以使用对地攻击巡航导弹。

克拉夫琴科上将作为前任海军最高领导人之一,在媒体上公开做出这样的发言,实在对政府“很不给面子”。但他说的确实是实情,俄罗斯海军大型舰艇总数实在太少,只能装模作样的偶尔进行没有多少实际威慑力的巡逻任务。因为大型舰艇数量少,每次远洋巡逻之后必须进行的正常维护,加上每几年需要进行的重大维护或者大修,就会导致相关舰队出现力量真空。例如每次“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也就是俄军目前唯一的航空母舰进行远洋活动后,接下来好几个月俄军就会没有航空母舰可用。

与俄罗斯海军相比,中国海军执行的远洋任务数量、质量、涉及海区全面占优。仅亚丁湾护航任务,我军就已经派出了至少24批次的大量战舰参与。

库兹涅佐夫号,目前俄军唯一的航母

克拉夫琴科上将之所以会公开揭短,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出面为海军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在俄罗斯总体经济不景气,国际能源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俄罗斯海军的经费长期不足,已经是令海军将领们长期头疼的问题。

除了几乎在30年时间里没有获得全新大型战舰外,现有的主力战舰状况也极为糟糕:2012年11月一艘卡辛级驱逐舰在与意大利海军联合演习时发生故障,不得不进行复杂的修理,然后在2013年2月,该舰再次发生严重故障 —— 卡辛级是相当老旧的战舰,好处是比更新的大型战舰使用维护起来要简单得多,因此它是俄罗斯海军目前能够执行远洋任务的战舰中,在经济上较为能够负担的“主力舰艇”,可是这一主力的状况也相当堪忧。

另一种“比较能派上用场”的俄罗斯大型战舰,是若干几十年前开始服役的大型登陆舰 —— 主要原因是大型驱逐舰、巡洋舰实在太少,除了它们之外只有大型登陆舰能撑一下场面。黑海舰队的萨拉托夫号坦克登陆舰,在几乎同时也发生极为尴尬的事件:它在停靠码头很长时间后,被安排了一次出海任务,结果刚出海这一黑海舰队相当重要的大型战舰就趴窝了,俄海军只得用拖船把它给拉回了码头。其它大型登陆舰的状况也很不理想,最常见的问题也是一旦需要大修,立刻就会出现严重的可用舰艇短缺。

俄罗斯海军登陆舰

令海军将领抓狂的是,黑海舰队在2013年左右竟然有3艘大型登陆艇需要大修,令承担地中海、中东方向关键战略任务的黑海舰队只剩下了两艘大型登陆舰。最后为了完成战略价值极高的黑海、地中海演习任务,俄罗斯海军只好把波罗的海舰队的两艘大型登陆舰暂时调到了地中海,以便演习能够正常进行。

二、俄罗斯30年未能建造大型战舰

在苏联解体的影响下,俄罗斯军工研制体系,包括俄罗斯海军装备研制体系分崩离析。尽管政府在若干国防外交政策上采取强硬路线,例如在战略核潜艇方面保持了相当的投入,以及在叙利亚内战中使用海军新型轻型护卫舰实施巡航导弹打击,但对大型舰艇建设却没有较为实质的推进措施。这与中国近30年大量下水、服役新型大型战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俄罗斯海军总参谋长、前黑海舰队司令员谢里瓦诺夫上将公开表示:“过去20多年来,没有一艘舰艇或者潜艇被造出来。这是我们海军三百多年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事情。” 他向媒体举例说:“黑海舰队最年轻的大型战舰,是1982年建造的莫斯科号光荣级巡洋舰,已经30多岁了。本来我应该在1990年接收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后来拖延到1999年才接收,这是全俄罗斯海军里最新的大型战舰。” —— 谢里瓦诺夫上将这一说法显然过于夸张,因为俄军近十几年获得了一些较小的全新战舰和潜艇,但是他的发言更加说明了心中的气愤之情。

这些事件之后,几年又已经过去了,目前俄罗斯海军依然没有建造全新大型战舰的确切规划。至少在2020年前,俄罗斯海军都不会建造任何大型战舰,只有少量新型护卫舰正在建造或服役。而且在与乌克兰交恶之后,护卫舰的柴油机供货出现空白,据称俄罗斯海军甚至向中国提出了购买船用大型柴油机的想法。

三,俄罗斯最新造舰计划令人怀疑

俄罗斯政府已经宣布了要在2020年起投入1300亿美元重建俄罗斯海军,但在俄罗斯政坛和军界,这一类豪言壮语从来都不缺,缺的是实际行动。该计划声称要建造以下舰艇:

六艘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

六艘格里戈洛维奇海军上将级护卫舰

六艘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两艘亚森级核动力攻击潜艇,三艘拉达级常规动力潜艇

至少六艘轻型护卫舰,均具备巡航导弹打击能力

可以看到,这里面没有任何一艘大型水面主力舰艇。

俄罗斯方面也曾经放出了所谓的“风暴”核动力超级航母方案,被称为世界上最强的航空母舰。这一级的超级航母排水量10万吨,等同于美国最新核动力航母的级别。长330米,宽40米,吃水11米。可搭载5000名船员,能在6到7级海况下执行任务。最高航速30节,巡航速度20节,续航力120天。可以使用常规或者核动力 —— 这本身也是非常奇怪的想法,通常大型战舰设计必须动力现行,而不是声称可以选用不同的动力方案。风暴级航母预计可搭载90架飞机,包括T50隐身战斗机或者米格-29K(俄军失去了继续生产、发展苏-33舰载重型战斗机的能力)。

风暴级超级航母的设想,显然是要为俄罗斯海军打造全新的舰队核心战舰。但风暴级航母的设计方案看上去更像业余爱好者的纸上谈兵:该航母的概念模型,以及想像图,显示了极不合理的甲板布局。据介绍配备四个起飞点,两个使用滑跃起飞,两个为电磁弹射 —— 同时使用两种起飞手段其实是一种浪费。甲板中段过于宽敞,存在强度问题,设计困难。升降机位置奇怪,尺寸失调。不论怎么看这都不可能是一种可行的航空母舰甲板设计方案。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虽然中国国产001A航母仍然是一种以苏联航母为技术基础的改进型号,但这一项目毕竟是在完全自主、实实在在的不断向前推进,有望在今年完成舰体、舰岛建造工作。这与俄罗斯空洞浮夸的所谓超级航母相比,要真实得多。

全新“暴风”级驱逐舰

这一构想中的俄罗斯海军主力驱逐舰,也曾被称为“领袖”级驱逐舰。它计划被用于替换苏联时代建造的各种巡洋舰和大型驱逐舰。据称满载排水量将高达15000吨,这又是一个令人怀疑的数字,事实早已证明吨位远远超过一万吨的巡洋舰或者驱逐舰,并非明智的选择。总长将达到200米,宽23米,吃水6.6米。预计航速32节,舰员300人,自持力为90天。

在动力问题上,俄罗斯方面的消息也极为令人困惑。有的报道声称将使用燃气轮机发动机,但俄罗斯/苏联从未批量使用过舰艇大型燃气轮机。也有声称将使用核动力,这倒是和基洛夫级巡洋舰一致,但是相关的研制生产体系早已土崩瓦解。据称暴风级驱逐舰将使用最为先进的作战火控系统和导弹武器,并配有两架舰载直升机。

全舰可携带70枚反舰/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多达128枚的舰空导弹。反潜作战可以使用16到24枚反潜导弹,以及鱼雷发射管。

该舰概念模型“脑洞大开”的程度,堪比风暴级航母。这一模型有着极为夸张的上层建筑,很明显会导致稳度不足,甚至可能自身就有强度问题。复杂多棱面的桅杆极其累赘,而且许多现有舰艇的设计已经证明,下大上小、外形简练的整体式桅杆已经能满足先进作战舰艇的电子设备布置需求,根本不需要这样复杂的桅杆设计。

总结

无论如何,俄罗斯政府与海军都极为希望重振水面舰艇部队,但在苏联解体之后完全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海军舰艇产业体系的崩溃,国家经济大环境的低迷,人才梯队的严重断层,都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俄罗斯海军已经尝试过向法国购买大型两栖攻击舰,最终因为西方各国反对而功亏一篑。也许他们将不得不把中国制造的大型战舰列为考虑对象,而这也许是俄罗斯再次重振海军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