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开始了对无人机的相关技术研究。在这些国家当中,印度自然没有放弃这样一个能够显示自己强大科技实力基础的舞台,也投身无人机蜂群作战的研究当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印度人还在其国内的建军节上,展示了无人机集群进攻在印度人的手上能被玩儿的多溜。在印度人的想象当中,这项技术是他们“独创”,虽然在演示的过程当中存在着瑕疵,但是并不妨碍这种先进的技术已经被印度“掌握”的“真相”。
其实这种无人机蜂群技术,在我们国内,大学生都能够将其实现。无人机的“蜂群”作战理念在这两年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无人机作战理念,无人机的“蜂群”战术就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作为基础,以较大型陆上,海上或者是空中作战平台作为搭载和发射平台,以智能无人机这种无人作战平台为主的武器系统。
“蜂群”战术以小巧,功能专业的“蜂”为主,通过大幅度增加功能种类以及数量规模,形成复杂的,强大的“群”的作战效能。“蜂群”作战也有很多优势,其一,数量规模上,单个无人机平台的载荷较小,功能简单,破坏力是有限的。而将众多这种无人机作战平台团结在一起,成规模的出现,可以大幅度提升其功能的复杂程度以及破坏力的强度,产生积累性的作战效果。另外,可以有效地增强整体的抗毁伤能力。无论是什么原因损失10至20架无人机,对于成百上千架无人机组成的“蜂群”来说,危害都不大,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其二,“蜂群”的构成多元。首先,预警探测,广域监视,前沿侦察以及网络作战等功能的需求,决定了需要以承载不同的任务系统的无人机构成一定的“蜂群”,同时不同的载荷也在一定的意义上决定了无人作战平台有不同的重量和尺寸。
在实际作战当中,还需要根据任务不同的性质和规模,来决定组成“蜂群”的无人机的种类与数量,以构建出适应不同的任务需要的“蜂群”。最后就是控制算法化。无人机虽然不载人,但是其离不开操纵员的控制,一个操作员控制一台无人机,甚至是多台无人机是有这个可能的,但是要想控制“蜂群”出现的无人机,就需要开发和运用一定的算法把大量的信息处理交给算法和无人机内的机载微型处理器去完成。
当然,你有进攻政策,我就有防御对策,针对这种“蜂群”作战系统来说,反“蜂群”作战理念这两年也在不断地进步,反制的措施包括使用干扰与诱导信号对敌方“蜂群”进行干扰欺,甚至是接管,使其为我所用,另外,可以摧毁其发射平台以及指挥中枢,即所谓的“蜂巢”。让其消失作战能力。如果075型两栖攻击舰上能携带这种可以执行“蜂群”作战任务的无人舰载机的话,那么整体作战实力将会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