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欧洲,你会想起什么?金融中心伦敦?浪漫之都巴黎?工业国家德国?还是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古罗马斗兽场
或者,西班牙的斗牛?丹麦的美人鱼?波兰的居里夫人?南斯拉夫的铁托?
再或者,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挪威海盗和瑞典诺贝尔奖?
莫斯科红场
嗯,这些加起来,差不多就是整个欧洲了,至少可以东南西北地将欧洲逛一圈儿。可是,你有没有问过,欧洲的中心在哪儿?
没有欧洲首都
没有,从来没有。你可以说,金融中心在伦敦,文化中心在罗马,工业中心在柏林,军事中心在莫斯科,政治首都在布鲁塞尔。他们都是首都,然而都不是欧洲整体的首都。没有一个欧洲的城市,能够承担起整个欧盟“首都”的重任。
柏林勃兰登堡门
如果以奥地利为轴,顺时针旋转,基本上可以把整个欧洲,像时钟的指针一样给扫一遍,只不过,这历史的指针,一圈下来就是千百年。
最早接近统一欧洲目标的,是以意大利为中心的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到公园476年西罗马灭亡)。古罗马帝国的疆域横跨今天的的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等南欧地区,以及英国的南部半拉。不过,罗马虽大,统一了整个地中海,却没能统一欧洲的北方蛮族。
公园117年的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军队
然后,罗马帝国分裂了(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然后,西罗马帝国就被南下的日耳曼人给灭了。
也许是北来的日耳曼人并不喜欢罗马的南欧气候,他们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的法兰克王国(公元481到843年),重心落到了欧洲西部。历史的时针,从6点钟方向的罗马,转到了9点钟方向的巴黎。
法兰克国王查理曼(扑克牌原型)
神奇的是,这个同样持续数百年的王国,也像罗马帝国一样分裂了,东中西三个法兰克,分别成为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前身。最终,法兰克统一了欧洲的西半拉后,停下了统一欧洲的脚步。
再往后,欧洲进入了中世纪的中段,到处都是王国,到处都是诸侯国小邦国,还有很多花样繁多的“自由城市”。在这一片纷纷乱乱中,以德意志地区为重心的神圣罗马帝国,,凭借着松散而混乱的邦国联盟,维持一个虚位的皇帝,竟然奇迹般地存在了近千年(公元962到1806年)。
腓特烈大帝时期的普鲁士军队,正步的起源
既然是神圣罗马,肯定和意大利脱不了关系。实际上,最开始神圣罗马帝国,就是靠着北到德国,南到意大利罗马的南北长条的国土,摘得所谓神圣皇帝的光环的。
在这个纵贯欧洲中部的长条西面,是孤单但统一的法兰西王国,在长条以东,是迅速扩张的奥斯曼帝国。
也许正是要对抗东西两侧的严重威胁,所以中部的这些小邦国,才会联合起来以求自保吧。所以,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聚聚散散无数,但这块牌子在近千年的时光里,始终没有摘下。
神圣罗马帝国前期范围
后期相对分裂的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的前半期,国土相对完整,这时候的欧洲历史时针,是指向北方的,指向12点钟方向。后半期,国土四分五裂,面积也大大缩小。实际上,欧洲的历史指针转向了东方,
之后的年代,由于东欧平原的强势加入,欧洲历史时钟的中心轴,转移到了更东边的地方,大概在今天的匈牙利。而时钟的正南北轴线,也向西扭转了30度,大概在冰岛——丹麦——伊斯坦布尔一线。
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在沙皇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公元1762到1796年)的鼎盛时期,统一欧洲的历史指针,指向了“正东方”(扭转30度之后)的俄罗斯,处在3点钟方向。
鼎盛时期的女沙皇俄国(公元1762到1796年)
再然后,就是在其他地方一片混乱,自己这一块却相对稳定的奥斯曼帝国。在土耳其先祖治下的大巴尔干地区,成了统一欧洲的希望之地,历史指针在6点钟方向。
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1780年代)
可以看到,此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仍然占据着整个巴尔干半岛、克里米亚、小亚细亚等大片土地,将东地中海和黑海变成了“内湖”。就统一欧洲的意义上来说,奥斯曼治下的欧洲部分土地显得有点小,但这已经是当时最大的一块完整不分裂的欧洲土地了。
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
后来的历史,大家就比较熟悉。1800年代,在法兰西王国的拿破仑的连番打击下,神圣罗马帝国终于发生了致命的分裂,取消了皇帝名号。欧洲的皇帝名号,被拿破仑“拿”到了自己头上,而他所建立的短暂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公元1804到1815),也史无前例地接近了统一欧洲的目标。
拿破仑把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戴到了自己头上
这个时候,欧洲历史的时针,是指向西方的9点钟方向的。
拿破仑帝国版图(公元1804到1815年)
再往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加持,历史进程也大大加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公元1837到1901年)时代,英国进入“日不落帝国”时代,欧洲历史时针指向西北10点半。可惜,日不落的英国,虽然占领了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多的土地(3370万平方公里),却没能在欧洲大陆上增加任何统一的希望。
随后,统一欧洲的历史指挥棒,交到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的手上。借着一战失败的愤怒和二战时代的历史机遇,纳粹德国(公元1939年到1945年),成功打下了比当年的拿破仑帝国还要广大的土地。
他们占领和控制了西到大西洋,东到莫斯科的最广大的欧洲国土,也是欧洲历史上最接近统一整个欧洲的人,没有之一。欧洲历史的指针,指向正北12点的德国。
纳粹德国希特勒
再往后,就是最接近今天的冷战了。从1945年开始,到1991年结束,几十年的时间里,欧洲统一的指挥棒,都牢牢地把握在苏联手中。
剩余的西欧各国,看起来成立的北约很强大,实际上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因为,无论是二战还是冷战时期,欧洲之外的美国,都不可能为了一群西欧小国的国运,与苏联正面交锋,爆发世界大战。
冷战时期的苏联(公元1945到1991年)
那么,如今冷战后的欧洲,统一的希望在何方,在几点钟方向呢?很多人可能认为是欧盟,看起来欧盟也确实挺大的。可是,一个没有真正的最高领袖的松散联盟,能成大事吗?一个凡事都要28个成员国首脑全部同意,然后才能实施的欧盟,能有什么完整的战略和计划?
没有,都没有。川普上台的这两年来,中美俄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不管好的坏的,都是越来越精彩,越来越高端。反观欧盟,是越来越笨拙,越来越昏招迭出。
从外部来看,欧洲(欧盟地区)的命运已经不是其成员国说能掌控的了,东西对抗的结果,取决于美国和俄罗斯在欧洲的顶牛,最终谁会获胜。而川普和普京顶牛的输赢,取决于美俄双方愿意往欧洲方向使多少力,愿意坚持多久。
而在欧盟内部,也隐藏着三个阵营的分裂隐忧。9月12日,欧盟刚刚在峰会上,通过了制裁匈牙利的动议,如果继续发酵,有可能触发欧盟宪法的“核条款”,即开除成员。
现在,匈牙利被欧盟针对了,说是违背了欧盟价值观,点名制裁欧尔班。可是,临近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实际上都是站在匈牙利这边的。如果内斗激烈了,他们保不好集体脱欧。
欧尔班的匈牙利可能动摇欧洲“钟表轴心”
欧洲的生命线,实际上有两条,一条是从丹麦半岛的顶点,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另一条是从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到黑海的克里米亚半岛。可以分别称之为“西生命线”和“东生命线”。
西生命线以西,是西法德意等老牌西欧国家;东生命线以东,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白俄、波罗的海三国。
两线之间的一众中小国家,北以波兰为首,南以希腊和土耳其为首,加上中间的一群小国家,才是欧洲命运的内部主宰。
回顾欧洲历史,总结一下就是,奥地利是前一千年的钟表“轴心”,匈牙利是后一千年的钟表“轴心”。如今,这两个国家都在欧盟的冷嘲热讽中,不断松动。如果他们俩做出了战略选择,欧洲的历史性变革,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