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第十二页报》网站4月8日刊登题为《中国的举措》的文章,作者是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瓦尔特·米尼奥洛。文章认为,在中国促进和平与合作的同时,美国却在煽动战争。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最近为恢复伊朗和沙特之间的和平以及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而进行的调解,以及中俄领导人的会晤,都清楚无误地表明,中国在新兴的多极世界秩序中发挥着不可阻挡的影响力。
伊朗和沙特在中国外交斡旋下签署的协议的意义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首先,中国主动促进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是一个简单而确凿的事实;其次,美国没有在沙特、伊朗和中国之间的对话中发挥任何作用;第三,以色列也没有参与,而且它与沙特的关系在遏制伊朗在西亚的影响力方面的作用也不会再和原来一样。在乔·拜登将波兰与乌克兰联系起来之后,中国的举措让棋局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该协议意味着由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领导的沙特发生了明显转变,而这对西亚(中东)产生了影响。沙特与美国和以色列的密切关系有可能将被其与中国和伊朗的密切关系所取代。然而,这还不是全部。面对拜登要惩罚利雅得降低石油产量的威胁,沙特与俄罗斯这两个强大的“欧佩克+”成员的合作是果断的,从而在向欧盟供应40%天然气的管道被关闭的基础上又添了一把火。但这还不是全部。今年3月,在伊朗和沙特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前,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阿勒沙特前往莫斯科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举行了会谈。在那之前,沙特考虑与土耳其和埃及一起申请加入金砖国家,而伊朗已经启动了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程序。
今天的中国正在促进多极化与合作,而新自由主义民主集团则在努力通过战争维护单极秩序。这种单极秩序意味着通过制裁和加强军备,按照北大西洋(美国、北约、欧盟)的模式强行建立同质化的世界秩序。由中国主导的方向在促进合作,而由美国主导的方向则在推动战争。
所以当前的局面是:在中国促进和平与合作的同时,美国却在煽动战争。一些奇怪的事情正在发生。再也不能通过沿用变革时代的二元逻辑(要么站在我这一边,要么就是我的敌人)来理解这个新时代的变化了。
中国在今年2月发布了题为《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报告。该文件既是分析性的,又是描述性的,其结束语这样写道:“国与国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大国应该有大国的样子,更要带头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交往新路。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美国应该反躬自省,深刻检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放弃傲慢与偏见,摒弃霸权霸道霸凌。”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被夹在一个提倡和谐国际关系的国家和一个煽动战争的国家之间。前者提倡对话和互利合作协议(中国的说法是“共赢”),后者则在推动竞争、冲突及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