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12月19日报道,中国正以极快的速度复苏,许多经济指标已经恢复甚至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彭博新闻社称,中国将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增幅约为2%,并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幅将达8.2%。
报道称,继中国11月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4.9并创10年来新高后,12月2日沪深300指数升至近5年来的最高值。
报道还称,与此同时,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降了5%,表明欧洲没能实现正增长。
报道指出,欧美抗击第二波新冠疫情的现实正大力助推中国的出口。中国出口量的同比增幅从今年10月的11.4%上涨至11月的21.1%,中国11月的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20日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中国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不同寻常的胜利基调闭幕。
报道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表的声明称,中国是今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报道注意到,虽然中国今年的经济目标聚焦于消除贫困和污染,但在公布最新的五年规划蓝图几周后宣布的2021年计划似乎更具战略性,重点任务将是促进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扩大内需。
报道指出,中国还计划保障粮食安全、强化反垄断措施、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欧亚集团中国业务负责人迈克尔·赫森在一份简报中写道:“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达的信息是自2016年以来最引人关注的。在北京为疫情后的未来制定路线之际,中国领导层的经济和地缘政治议程有了异常明确的优先顺序和阐述,尤其是促进国内创新和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在一份简报中说:“除了限制大型科技企业(反垄断),其他议题都与‘双循环’有关,这具有两个含义:自给自足和内需。北京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战略,是因为它认为中美脱钩是其最大的长期挑战。”
他说:“因此,北京将‘安全’和‘增长’作为其长期战略的两个重中之重。”
此外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19日报道,决定中国2021年经济运行方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8日落下帷幕。
报道称,2021年是中国新的五年规划“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由于和美国的摩擦或将长期持续,中国将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提振国内经济。
报道指出,会议提出在供给侧方面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在需求侧,“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求地方政府“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
报道还指出,与因为疫情再度扩大导致国内生产总值进一步萎缩的日美欧相比,很快就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的中国的经济非常坚挺。
报道表示,在海外新冠疫情不断蔓延的背景下,比其他国家先一步恢复了供应链的中国企业迅速复工复产,在全球年末商战当中抢占了先机。
又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2月18日报道,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继续面临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之际,中国领导层承诺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报道称,在制定中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的会议期间,中国领导层表示,北京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上不急转弯。
报道指出,中国领导层制定的其他政策重点包括促进国内消费、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以及强化中国的战略科技力量。观察人士说,这些构成了一项更广泛政策,旨在加强自力更生,并减轻华盛顿近几年谋求的技术和经济脱钩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