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llo:高大病(上)(中国经济怎么了
2016-01-17 14:35:25



中国经济怎么了

这些日子,国际国内都风云变幻,想写一个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帖子,好整理一下思绪,但大多数人却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而忽略了宏观大势,对此,很有些莫名其妙。

大多数人的论述,都是先确定一个论点,或者立场,然后再找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论证,这是先入为主的方法,俺的方法刚好与之相反,而是通过理论体系对资料进行加工,最后才得出结论。

俺的理论基础,就是俺反复唠叨的载体能动论,而最鲜活的资料,就是调查研究,但俺是个懒人,只能将自身的经济活动充作调查研究的原材料。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呢?在俺看来,中国经济患了【高大病】,实质就是资产价格太高,贫富差距太大。

今天,在京东下了四个订单,一盒麦片8.9元,用了8元的京券和一张免邮券,实付0.9元;一盒南方黑芝麻糊11.9元,用了5元的东券和一张免邮券,实付6.9元;一袋豆浆粉9.9元,用了5元的东券和一张免邮券,实付4.9元;最后一个单子,买了四袋1500克的西麦麦片约99元,满99减50,还有两大包方便面和火腿肠等东西也是满99减50,上述大约100元,再加上9.9元的两袋900克的挂面,共计约109元,用了20元的东券,和10元白条优惠券,实付约79元。俺并不是喜欢占便宜,前面三个不足十元的单子,一方面是因为有优惠券和免邮券,另一方面则是照顾快递小哥,这样可以一次送五个订单,最后一个订单被京东拆分成了两个。

前几天,在市场买了一斤青岛大虾,28元一斤,在超市买的铁山药3.9元一斤,香菇3.9元一斤,俺很喜欢吃的蚕蛹12.9元一斤,鸡蛋4.1元一斤,其中铁山药和蚕蛹是活动价,平常这个价格一般买不到,其他都是平常价格。

列举这些东西,就想说明,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于经常网上购物的人而言,这几年的物价没有上涨,大多还有些下跌,尽管如此,因为买东西太方便,花销反而大幅上涨,俺在网上的总消费是五万多,其中淘宝约三万六,京东一万五千多,苏宁花了几百;另一方面,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是相当大的。

在俺家不到五百米的周围,有小商品市场,五天左右一次的集市,每天下午三点到晚上八九点的市场,更有各种路边店,都很不景气。

小商品市场共五层楼,开张了约一半的店铺,平常也没几个人去逛,路边店也很多关门,其他开业的很多也是外地人开的,吃住都在里面,奉行来一个宰一个的策略,而下午的市场,只是卖海产品的一般就有三十多家,都是卖着相似的东西,而且卖东西的人逐渐增加,而买东西都是周围住的人,很难有明显的增长。

俺这里最大的一家企业,是一家上市公司,在俺家附近建了大面积的厂房,公交车穿越厂区,大约需要十多分钟,但却没多少人上班,大部分都是空的。

因为俺这里是开发区,空置的厂房,空置的土地到处都是,实业生产对很多企业而言,已经不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是为了获取土地,再利用土地,厂房,房产,物业做抵押,获取更多的贷款,因此,我们这里大多较大的制造企业,都从事房地产开发,这在全国也是普遍性的。

资产价格太高,带来的经济金融风险,并不只是价格太高,更是量太大,涉及面太广,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银行和地方政府,都涉及其中。

当信贷的目的,不是为了实业生产和基础建设,而是为了借新债,还旧债的时候,就离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不远了。

 

中国的经济病严重么

前面说道,中国经济患了【高大病】,也就是资产价格过高,贫富差距太大,这种病就如肥胖和糖尿病,只要不引起其他致命病症,并不是太危险。

有人说资产价格过高,主要是数字上的财富差距,并不会产生太大危险,实质上,资产价格过高主要会产生两大问题,一是以资产抵押,而产生的信贷风险,二是以资产为基础,而导致的财产性收入。

一块土地,或一栋大楼,本来只值一亿,却被炒作成十亿,那么,以十亿为基准去贷款,即使只贷出五亿,其风险也是极高了。

我们去饭店吃饭,去理发店理发,去菜市场买菜,真正经营和劳动人员所得的收入并不高,很大一部分都交给了房产物业的所有者,或炒作房物业的人,这些不劳而获的资产食利者,严重为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并不是工资和实业生产导致的,而是有资产与无资产,多资产与少资产,所产生的财产性收入而产生的。

尽管资产价格过高,产生的信贷风险很高,拉大贫富差距的财产性收入难以遏制,很多企业,大多地方政府,和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涉及其中,但这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一部分。

家里用的洗发水是清扬,沐浴露是玉兰油,牙膏是高露洁,洗手液是滴露,洗衣粉是碧浪,街上跑的的多数汽车都是外国牌子,又据有关统计,中国的出口主要是外资合资主导的,可以说,外资合资已经成了中国经济主要部分,而这些外资合资并没有与房地产有多大关联。

另一方面,中国的通讯,电力,军工等主要央企,也大部分没有参与房地产。

因此,由高估的房地产而产生的信贷风险,尽管很高,却不会危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只要策略得当,还是在基本可控的范围内。

俺经常说,这是个比烂的时代,但中国却是这个比烂时代,最不坏的存在,因为,其他国家的病症远比中国更严重。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患上了【另一种高大病】,主要是政府债务太高,福利保障成本太大。

发达国家的这种高大病比中国更危险,因为政府债务太高,即使其债务主要是本币,大多被本国人持有,但其债务主要来自跨国企业的全球利润,一旦全球化退潮,跨国企业不能反哺本国经济,这些国家就会难以为继,因此,美国日本都在加强军事力量,主要的目的都是捍卫其在海外的利益。

而福利保障成本太大,就如逐渐的衰老,是不可能治愈的,因此,人口的老龄化,并不是国家活力丧失的根本,而福利保障成本太大,才是一个国家衰老的根本原因,当然,老龄化会推高福利保障成本,但只是因素之一,大范围的失业和以福利换选票,比老龄化更能推高保障成本。

相比较美日等发达国家,政府债务主要是外币,债主主要是外国人的发展中国家,就极其危险,可以说,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不但患有资产价格过高,贫富差距过大的病症,还患有政府债务过高,福利保障成本过大的病症,更要命的是这些国家的债务,还主要是外币,债主还大多是外国人。

有买有卖,有借钱就会有金融资本的来源,可以说,借贷的资金来源,决定了金融风险的程度。

阿根廷,巴西,希腊等国,其债务主要是外币,资金主要来自外国,因此,风险最高。

而美日等国,其债务主要是本币,资金主要来自跨国企业的海外收入,因此,风险也相对要小。

中国的信贷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老百姓的存款,二是大量的外汇占款。

老百姓的存款,主要是为了将来的保障,和将来的消费,一方面,高额的国民储蓄率,有利于扩大再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利于基础建设,从而创造更多工作机会,这是高储蓄率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资金大量投入到房地产,反而会推高房产的价格,使得积累性消费的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房,这是高储蓄率产生的恶性循环。

这些年,人民币的汇率持续走高,因为人民币的利率比美日等国更高,中国资产的价格也高速增长,因此,大量的套利的热钱涌入中国,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基本不对外开放,但是热钱还是通过虚假贸易等途径,在国内腐败和投机分子的帮助下进入中国,成了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近来,随着美国的加息,和中国资产价格已经估值过高,这些套利的返回美国也是必然的,再加上本国的投机势力,会对中国的金融秩序产生很大的冲击。因此,拔高李嘉诚的抽逃,加强资本管制是很有必要的。

前些日子,人民币加入了SDR,大多朋友都很高兴,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后,就可以像美国那样印钱投资和买东西了。

实质上,美元的这种霸权,就如石油等资源诅咒一样,长远而言对经济是弊大于利。

一方面,美元霸权必然需要强势的全球银行为基础,而这些人只是极少数的,因此,美国才会爆发反对华尔街的百分之一对百分之九十九的运动。即使人民币真的实现美元那样的霸权,鼓吹人民币霸权的人有没有想过,你是属于百分之一呢,还是属于百分之九十九呢?

另一方面,美元霸权必须有两大经济基础,一是低廉的利率,低利率就如性价比高的商品,二是大量的贸易逆差,只有逆差才能将货币大量流通出去。

低廉的利率主要源自美国跨国企业的全球收入,这些企业,虽然比全球性银行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但还是少数人才能获利,全球金融资本和跨国企业的强势,是美国中产阶级减少的主要原因。大量的贸易逆差,还不会严重冲击就业,主要的原因是巨额存量导致的,因为,美国约百分之八十的就业源自服务业,而服务业又是以大量财富存量为基础的,因此,大量来自海外的廉价商品,维持或增加了美国的财富存量,所以,对以存量为基础服务业反而更有利。

而农业方面,因为,美国农产品在全球享有价格优势,因此,全球化有利于美国的农业。工业方面则可一分为二,高科技和软件方面的就业机会增加,中低端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则减少了。

中国两方的因素都不具备,既没有大量来自海外的收入,降低中国的资金成本,从而降低中国的利率,又严重依赖工业生产,实现就业,不可能依靠大量存量而产生贸易逆差,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达到美国的那样的效果,而人民币国际导致的资本开放,会严重冲击中国的经济金融秩序。

现在,美国的核心力量是金融军事集团,如果中国追求这方面的发展,必然会加剧与美国的冲突,对自己没啥好处,反而会加剧与美国的冲突,中国真的这么做,就太得不偿失了。

以军事为保障的美元霸权,在全球都不得人心,中国高调反对美元霸权,就是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就如美国对台湾的干涉,是威胁中国的核心利益一样。

反对美元霸权,应该就如毛主席当年说的,这主要是放空炮,通过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与美国讨价还价,但如果要真的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冲击美元霸权,这个策略就失败了。

帝国和霸权,只会有利于极少数的人,中华帝国分子,难道都是属于这些极少数的人么?对此,俺一直十分纳闷,后来,有些明白了,这应该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情绪性宣泄,中国百年的耻辱,一直没有得到真正释放,因此,才会产生情绪性的中帝分子。

资产价格过高,通过房地产的杠杆效应,带来了信贷风险,而部分信贷的资金则是来源自央行的外汇占款,一旦这些套利的热钱,开始撤离中国,就会严重冲击中国的金融和经济秩序,这是中国当前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中国购买日本国债,却被日本反对,其主要原因,就是债务只是本国货币,债权所有人主要是本国人的时候,风险才能得到最大的控制,因此,即使日本政府债务超过了gdp的两倍,风险也是可控的。

摧毁日本经济的最好方法,就是釜底抽薪,减少其海外的收入,而日本在美国的汽车销量大约是六百万辆,因此,被美国牢牢地控制了,在和平时代,这远胜于驻日美军的力量。

因此,对美日等发达国家而言,海外收入是维系其国内稳定的根本,比中国依赖海外市场,外资,外国技术更为致命,因为,随着中国财富的积累,更多的从事服务业,中国就业就会减少对海外市场的依赖,而随着中国资本和技术的发展,也会减少甚至,不用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

而美日的国内市场基本饱和,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太高,如果丧失了大量海外收入,这些跨国企业,根本就无法找到其他途径进行替代。

所以,美日的经济,不但病症比中国更严重,也比中国更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