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动机逐渐进入收获期不再依赖俄罗斯 俄军火出口将雪上加霜
2017-07-09 07:58:05



据媒体报道,前几天,2017年贵州装备工业博览会闭幕,在这个为期4天的博览会上,在中航发公司贵阳所的展台上展示了国产涡扇-13发动机的模型和部分信息。显示了中国在发动机领域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军事专家指出,随着中国在发动机领域的持续投入,中国航空发动机逐渐进入收获期,未来严重依赖进口发动机装备我军的现状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据介绍,涡扇-13发动机是由中国贵州航空集团设计生产的一款中等推力军用涡轮风扇航空发动机,国内代号泰山,这款发动机长 4.14 米,最大外直径1.02 米,涵道比 0.57,发动机加力推力 86.37KN,是在俄罗斯RD-93发动机基础上研发的一款国产发动机,适应于飞行速度达到3.5-4马赫的高速飞机上,未来将应用在解放军研发的歼31战机和利剑无人机以及枭龙战机上。成为我国第二款四代机的御用动力。

我们知道,航空发动机一直是制约中国空军发展的最大的软肋,此前中国绝大部分的发动机需要装备来自俄罗斯的发动机,而这也为中国空军装备的保密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过于依赖俄罗斯发动机,俄罗斯完全可以根据中国购买发动机数量来推算中国战机研发和生产的状况,这对于中国来说非常不利。

不过这一现状正在逐渐改变,目前中国歼-10B战机已经全面换装中国国产的太行发动机,这款被命名为涡扇-10的发动机历经磨难之后,终于浴火重生,成为中国独立装备涡扇发动机的先行者。此后,央视正式曝光,歼20战机的发动机也是国产的涡扇-15峨眉发动机,而随着涡扇-13发动机的研发逐渐进入尾声,中国涡扇发动机已经开始逐渐进入收获期。不过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忐忑不安的时刻即将到来,那时候中国将不再依赖来自俄罗斯的发动机,对于俄罗斯脆弱的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中国与巴基斯坦联合研发的枭龙战机,就是采用的是俄罗斯的RD-93发动机,由于早期涡扇-13发动机性能跟不上,因此巴铁坚持采用RD-93,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枭龙战机在向国际战机市场出口的时候,遭遇到了俄罗斯的阻挠,俄方认为只要枭龙战机的竞争对手里面有俄罗斯的产品,比如米格-35或者米格-29之类的,枭龙战机必须退出,因此曾经一度传出要购买枭龙战机的埃及,因为发动机问题,最终被俄罗斯的米格-35抢走。

目前中国已经研发了一款志在与美军F-35战机竞争的歼31战机,而这款战机的动力依然使用的是俄罗斯的RD-93发动机。如果这款战机想要在高端战机市场上有所建树,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换装国产的发动机,而涡扇-13可以说是为其量身打造的,一旦解决,那么其市场前景将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