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有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同步增长喜气连连,放眼寰宇,主要经济体包括我国经济,美国经济,欧盟经济体经济发展均出现蒸蒸日上的欢悦,不过时过境迁,眼下随着国际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同样的经济体队伍在相同的经济环境中,受到的国际经济影响亦不同,美国经济好似一如既往的向前跑,我国经济四平八稳的稳增长发展,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小伙伴们回头一看,欧盟经济体经济被绊了一脚,经济如逆水行舟,欧盟经济体现在看起来顺流直下的感觉。不仅如此,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正处于内外交困状态。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在经济圈流传甚广的小故事,说是在森林中三个小伙伴被一只熊追赶,只要你不是落后在最后一个,那么就没有生命危险。遥想去年,全球主要经济体10年来第一次实现同步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称,该组织追踪的所有45个国家今年(2017年)都有望实现经济增长,其中33个国家的增速料将快于一年前。
这是2007年以来所有45个国家第一次全都实现经济增长。但正值眼下,从欧盟经济体那边传来虚弱的声音,这次,对于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
欧盟经济体传来虚弱的声音近日,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初值55.5,不及预期56.1和前值56.2,创18个月新低。(制造业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号称监测经济运行及时、可靠的先行指标)。欧元区5月服务业PMI初值53.9,低于预期54.7和前值54.7,为16个月来新低。
就连欧洲最强动力的德国经济,也通过经济数据表达出不乐观的景象,德国5月制造业PMI初值56.8,不及预期57.9和前值58.1,创15个月新低。之所以造成欧元区经济不太乐观的原因,离不开当前油价快速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以及经济潜在的经济增长势头放缓。
短期来看,欧洲那边经济确实不太理想,而且伴随着一些不确定风险影响,(包括意大利经济及政治不确定、意大利债务高企,英国脱欧风波)。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美元作为国际霸权货币正在冲击很多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美国加息、美元升值让国际流动性趋势出现新变化,一场坐在“经济大宴席”上的宾客正从醉意中醒来,向内一看甚至一片狼藉(新兴市场国家中有些经济体债务高企,通胀严峻,经济放缓)。
长期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是否到了分水岭还不能确定,但有些迹象在吞噬经济增长向前的动力,比如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给很多国家的经济带来成本压力,甚至是一定的通胀压力,美元升值让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让存量的债务成本增加,又间接的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当经济出现危机时,往往其央行率先担当救火队长,通过货币宽松来刺激经济,以此挽救经济,欧盟经济体经济虽然早已从08年的金融危机缓过神来,但欧洲央行貌似已经无从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