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早期的防空能力差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军经常派出U2和“火蜂”等多种类型的侦察机在我国上空横行霸道,而我们对此并没有有效的办法制约。
直到后来苏联援助了我国的军工产业,当我军装备了“萨姆”2导弹之后,多次击落了这些入侵的侦察机。
而有一架侦察机,由于不明原因坠入了我国境内,在缴获了这架侦察机后,我国召集了20多位专家对机身的技术进行了破解,从此也开启了我国隐身战机技术的大门。
这款名为D-21的无人侦察机曾经四次秘密潜入我国,如今被放在了北京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内。
整个机身长13米,翼展5.8米,总重量5吨。采用了冲压式的发动机,一般只能依靠大飞机搭载在高空释放。
为了使D21能够正常运行,还在D21的机腹下装了一个火箭助推器。这种神秘的无人机可以达到3.3马赫的速度,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没有导弹能追得上它。
这也被人调侃,说D21就是在黑鸟侦察机的发动机上装了一双翅膀。D-21这款无人所应用的技术很多,放到今天来看也很先进,但是在技术还没成熟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匆忙将其投入到了实战之中。
而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获取到我国的情报。这款无人机最不成熟的地方在于,没有办法回收,只能一次性使用。
虽然D-21无人机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但是其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机身的隐身技术。
这是自二战结束后,美国在德国的研究基础上取得的成果,并且将其应用到了D21无人机身上。
最早的隐身涂料是由石墨颗粒组成的,能够吸收一部分的反射信号。
而自从英国将雷达研发出来之后,德军就将这种隐身涂料应用到了Ho-229轰炸机身上,这款轰炸机也可以称得上是B2轰炸机的“长辈”了。
美国得到了这种隐身材料之后,在其基础之上,进一步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隐身涂料,用特殊的铁微粒来代替石墨颗粒,增强了隐身效果,也被俗称“铁球漆”。
我国专家在D21无人机的隐身涂层上发现了这个奥秘,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铁磁性”,是一种含有小铁球的特殊复合材料。
当这种涂料以液体的形式涂在机身上后,在一定的范围内,经过磁场的引导,能够形成特殊的“磁场图形”。
当隐身涂层凝结后,雷达波照射在这种涂层上面,就会被转化成热量,从而达到隐身的效果。
这种“铁球漆”涂料其实并不神秘,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可以买到,而关键就是如何将这种涂料刷到机身上,这可不是用刷子简单刷几下就能完成的事,如果达不到特殊的磁场环境是根本没有隐身效果的。
可以想象在当时我国工业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这种操作绝对是极为艰难的任务。
但就是“铁球漆”这种被美国牢牢藏住的机密,被我国科研人员破解,从此我国在隐身战机技术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