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全体会议表示:俄罗斯正在协助中国建造导弹袭击预警系统,这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国防能力。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协助中国建造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将按期建造完毕。
预警系统是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俄都是国土面积辽阔的国家, 一旦中俄导弹预警系统走向融合,中国可获得俄北部、甚至是北极圈内的基站信息。中国可赢得时间上的提前量,尽早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俄方也可获得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基站数据,大大提高对某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核潜艇发射导弹的预防性。
导弹防御系统,只属于大国,也只有大国会有决心打造,它具有高度敏感性,对美国来说,只有与它存在军事联盟的铁杆盟友才有可能得到相关数据和预警信息。
中俄导弹预警系统合作,意义不言而喻,中俄“背靠背”格局形成以来,一直极力淡化双方军事方面的联盟。这次普京讲话,也没有提及军事联盟,但联盟事实已经从侧面得到证实。
一,这种合作基础是两国都相信对方不是导弹攻击方,这是一种战略互信。
或许有人记得,2018年10月26日,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跑到格鲁吉亚装神弄鬼,提醒俄罗斯注意中国导弹对其心脏地区的威胁性,公开挑拨离间。现在,美国可以死了这条心了。
二,美俄(苏联),是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领先者,起步时间早,技术,经验丰富,是超级大国综合国力的体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非常虚弱,挣扎了将近十几年,普京将这个国家渐渐带出了泥潭。
俄罗斯从“民主典范”重新变成了美国的“致命威胁”,北约东扩到俄罗斯家门口,在这一地区部署了大量进攻性武器。真正威胁别人的是美国,俄罗斯重视打造导弹防护系统,也是基于这一点。
从安全战略上来说,俄罗斯不可能去将中国作为假想敌,在东西两线耗费巨资去打造防御系统。当中俄导弹预警合作开展后,对俄罗斯而言是一种战略上的成功。还有什么比信任更可贵的东西?这比部署多少套导弹防御设备更加安全。
三,中国被美国公开视为“将来最危险的对手”,我们除了要拥有震慑性的进攻性武器外,也需要打造导弹防御系统,而且中国有这方面的基础和实力,比如即将完善的“北斗”导航系统。而俄罗斯的真心帮助,让中国如虎添翼,走上了快车道。
以上三点,就是中俄合作打造导弹预警系统的主要因素。
每当中俄加强合作时,国内就会有一些网上“博尔顿”跳出来混淆视听,挑拨离间,黑完俄罗斯黑中国。
这次也不例外,恶意揣测言论不断出现。这证明了一件事,凡是让美国感到焦虑的东西,它们会比美国更焦虑,然后向中国网友贩卖焦虑。
预警系统合作就让它们如此坐立不安,那以后再有别的合作,怎么办?剖腹自杀?
再说导弹防御系统本身,中国起步不算晚,早在1957年10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莫斯科时,在观看苏联制作的尖端武器纪录影片时,就对国防部长彭德怀说过:矛和盾总是同时产生的,有矛就有盾。
毛泽东是站在哲学高度看待导弹防御系统这个问题的,矛和盾,中国都得有。
1963年12月16日,聂荣臻元帅向主席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主席首次明确提出研制反导弹武器的想法。26日,聂帅便召集钱学森,王诤,张劲夫,王秉璋等人开会,研究反导问题。
1964年2月6日,毛泽东会见钱学森,竺可桢,李四光三人,请他们谈谈对反导武器计划的看法。钱学森表示,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条件还不够。主席表示:有矛必有盾,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的。
这时,离“矛”已经很近了,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全世界为之震惊时,毛泽东已经在思考如何尽快将反导武器研制计划上马。
钱学森等人回去后,3月23日,他在国防科委主持召开了“弹道式导弹防御科学讨论会”,当时钱老的职务是国防部五院副院长。
会上确立了三种技术途径:
一,“以导弹反导弹”,由五院负责;
二,“以超级大炮反导弹”,由炮兵科学研究院负责 ;
三,“以激光反导弹”,由科学院上海光电所负责。
由于主席是在1964年提出,因此被称为“640工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绝密状态。
1966年2月23日,工程细化为一个防区和五个子系统:
“640防区”
“640-1工程”:反弹道导弹。
“640-2工程”:超级大炮。
“640-3工程”:激光炮。
“640-4工程”:预警雷达。
“640-5工程”:弹头再入物理现象研究。
参加研制的单位包括国防科委、国家计委、国防工办、总参、空军、炮兵、一机部、二机部、四机部、五机部、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十余个单位。
在毛泽东主席指示下,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七机部二院被改组为“反导、反卫星总体研究院”,开始实施中国版“星球大战”计划。与80年代里根敲锣打鼓式“星球大战”计划不同,中国比他们早了十几年,而且是默默努力。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1971年改组后的二院进行了“天津会战”,主要项目有:反导系统精密跟踪相控阵雷达,导弹发射架,导弹自动驾驶仪,无线电控制仪,固体发动机壳体,控制指挥用数字计算机等,取得丰硕成果。
1972年5月15日,遥测弹“反击一号”,在昆明基地进行飞行试验,不久在空中爆炸。周总理指示:不着急,把失败原因搞清楚,考虑再打第二发。
1979年8月“反击一号”在昆明基地成功地进行了两发模型遥测弹飞行试验。在此同时,“反卫一号”(反卫星)设计和部份试验,也获得也成功。
预警方面,中国建成两套防导弹攻击预警系统,一直运行到80年代中期。
1980年3月19日,考虑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向,以及中美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中央负责同志决定让“640工程”下马。
1982年,国家航天部正式作出下马决定,只保留下激光破坏原理和核电磁脉冲技术两项。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名给中央写信,反导项目才没有被完全停止,在“863 计划”中,反导项目研究重新启动。
2010年1月11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
2013年1月27日, 我国再次成功地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
2014 年7月23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三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
这三次成功意味着中国已完全掌握了反弹道导弹技术。
可见毛泽东“有矛必有盾”的战略防御思想是具有何等战略眼光,“640工程”给中国反导事业不但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还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80年代中国真的没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得不放慢了打造中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脚步,今天,我们一定会完成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那一代人未了的心愿。
俄罗斯的帮助,对预警系统完善非常重要,而且中国有这方面技术条件,说句不好听的话,像印度,再怎么帮,有什么意义?
中俄互信比任何防御系统都重要,这一点,美国人永远理解不了。
美国有NMD,TMD,那中国为什么不能有CN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