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豪:印巴为何先于中印开打
2017-07-10 16:09:10



在中印边境对峙将近一个月,中国正在失去耐心之际,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突然爆发激烈冲突。
7月8日早晨,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激烈交火。据媒体报道,已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巴基斯坦两个平民及3名印度军人。
为什么这里会发生交火?其实,克什米尔可以认为是南亚的火药桶,因为这个地区不但是印巴领土争议区,也是中印领土争议区,现在克什米尔地区一般被划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印控和巴控,中国的阿克塞钦地区经常被称作中控克什米尔。
中印之间由于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印度大败,所以在该地区中印之间基本没有军事冲突,但印巴之间时不时就会开枪放炮爆发冲突。所以,从这个视角看,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军事冲突一点都不奇怪,这么多年来隔段时间就来一下,所以这里打枪放炮本身并不让人感到奇怪。
但是,这一次的双方冲突有点内涵,因为正值中印边境对峙,中国已经开始失去耐心之时,这就有点意思了。为了理顺这其中的联系,我们不妨根据媒体报道的印巴双方的信息来做一个推导。
很显然,这样的军事冲突,双方一定会彼此指责对方先违反停火协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国防部发言人称巴基斯坦方面首先违反停火协议,在7月8日早晨六点半左右向印军开火,巴基斯坦使用了机枪、迫击炮等,不分青红皂白地向印军射击。印媒称,巴军用迫击炮向平民房屋发动了“非常猛烈的射击”,导致一名不在职的印度陆军士兵夫妇身亡,他们的三个女儿受伤。印度官员还称,巴方6月来已经违反停火协议23次。巴军边境部队极为频繁的渗透印度边境,已致印军3名士兵丧生,12人受伤。
巴基斯坦方面则是另一种说法,巴《黎明报》7月8日报道说,印度军方当天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多个地区进行炮击,目前已造成至少5名平民遇难,另有10人受伤。这是数月来,印军炮击造成的单日平民死亡人数最高纪录。当地官员介绍说,印军于当天上午5时30分许,向巴境内多地进行炮击。据巴国家灾害管理局官员表示,最近一起印军炮击事件,曾导致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今年的死亡人数已升至17人,另有逾105人受伤。
从上述报道信息看,我们根本无法确定是谁先开火。而且,从上述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双方自6月份开始交火已经越来越激烈,而且几乎天天交火。这种情况,其实已经无所谓谁先开火了。道理很简单,昨天你先打他一下,他感觉吃亏了,找机会明天自然他就报复一下,着来来往往哪里说得清谁先开火?讨论当天谁先开火实际上也毫无意义。搞清楚这次开火背后的原因及和当前局势的联系才是正确视角。有人把这种搅和当成平常事件看到,那是对政治军事缺乏深度认识,因为双方交火激烈是因为矛盾激化,那么矛盾激化背后的因素自然就是值得推敲和分析的。
印巴交火,与中国是什么关系?与这次中印边境对峙又是什么关系?印巴交火会爆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吗?会演变成战争吗?
我们知道,印巴之间边界冲突根本原因是当时英国殖民者离开之前搞的“印巴分治”,也是是为了简单、快速,也许是别有用心,英国人直接在印巴边境线上画了一条线作为两国分界。由于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人居住地是犬牙交错的,这一划就把一些印度人划到了巴基斯坦,把一些巴基斯坦人划到了印度,如此自然就有了领土争端,两国也因此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而克什米尔地区,是双方争端和矛盾最激烈的地方。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1989年以来一直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人成立的武装组织与印政府军的作战,他们寻求独立或重新并入巴基斯坦。在过去28年时间里,该地区的军事冲突导致7万人丧生。
从2016年开始,印度加大了对该地区反政府武装的清剿,并且在去年这个时候打死了反政府武装的领袖瓦尼。瓦尼被打死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曾连续爆发几个月的示威游行和武装冲突,共造成至少90人死亡和数千人受伤。
看到这里我们就应该清楚了,印巴之间为啥从去年开始交火频繁了。因为印度加大了对反政府武装的清剿。在印度看来,这些反政府武装都是巴基斯坦支持的,反政府武装肯定也时常退到巴控地区,印度为了打击必然会有炮弹或枪弹落入巴方境内或其他情况发生,如此印巴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爆发越来越激烈的军事冲突也就成了必然。
印度又为什么突然加大对反政府武装的清剿呢?在占豪看来,这事就和中国相关了。中国在2013年10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印度在态度上就是相对消极的,为了对抗中国搞了一个“季风计划”。只是,这儿“季风计划”由于印度“风力”太小而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状态。想想看,一个连基础工业化都没完成的国家,哪有大规模工业品输出能力?又哪有快速带动相关国家贸易的能力?
“季风计划”不见效,中国又推出“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此时如果印度不同意与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就可能被周边国家孤立。于是,印度莫迪政府又试图通过与中国加强关系,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以对冲“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结果是,中国先落实“中巴经济走廊”,要把“中巴经济走廊”打造成“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工程”,这下印度急了。
印度为啥急?印度认为,“中巴经济走廊”通过了印巴领土争议区的克什米尔地区,这侵犯了印度的领土权益。其实,印度是担心,巴基斯坦如此发展起来,战略上对印度很不利。而印度之所以加大力度清剿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原因就在于印度担心未来反政府武装借中巴经济走廊发展做大,最终导致印度失去更多克什米尔的控制区。
有了这样的背景,印巴之间爆发的冲突从2016年越来越激烈的逻辑就理顺了,这也理顺了这一地区冲突与中国之间的联系。那么,这次印巴的军事冲突与中印边境对峙有没有关系呢?
在占豪看来,如果没有确切的情报支持,我们很难说这事与中印边境对峙有直接关系,因为两者完全不一个地方。一个在印巴边境的克什米尔地区,另一个则在中印边境锡金段,两者有非常远的距离。
但是,如果说两者完全没有联系,那也不够准确。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占豪认为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战略路线冲突引发的共振反应。
中印关系近一年多为啥出现了大幅波动?根本原因就是中印在发展路线上出现了一些冲突,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而印度认为“一带一路”给印度带来了安全威胁。印度之所以有安全威胁,主要原因就是中印之间有领土争端、印度认为中国是其战略竞争对手及印巴争端。这种战略路线的冲突,若不发生激化,就只能在发展中化解。然而,印度却希望对抗中国这一战略,这就必然引发中印之间的矛盾激化。
印巴矛盾之所以能够稳定,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印之间的关系稳定。印巴2003年签署停火协议的那一年,正是中国以印度承认西藏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作为条件承认了锡金属于印度的一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印关系稳定对印巴关系稳定是多么重要。现在,中印关系因战略发展路线分歧而引发动荡,印巴关系自然就不稳。所以,中印边境对峙对印巴边境冲突一定有间接影响。
二、中印边境对峙,增加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紧张程度。
中印边境对峙的氛围已经非常不好,中国官方核心媒体人民日报已经挂出了“界限即是底线”,这已充分表明中国对印度的挑衅正在失去耐心。中印边境对峙形势加剧,必然会增加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紧张程度,双方稍微一激动干几下再正常不过了。
三、印度主动挑事必然会激化主要矛盾。
数日前印度防长“抖狠”说,印度准备好2.5线作战,也就是说印度准备好了和中国、巴基斯坦同时作战,也准备好了同时应付国内的安全挑战。印度防长的这句话,其实是一种心虚,正是因为印度可能面临这样的困境,他才说印度准备好了,不怕。然而,这话扔出来,就必须硬撑,而硬撑的结果就是显现出印度在不断挑事。面对中国挑事,中国可以容忍再一再二,怎么可能容忍再三再四?这就意味着,印度越向中国挑衅施压,自己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大幅增加。在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矛盾岂能不激化?
在占豪看来,矛盾很容易激化的两个点就是印巴矛盾和印度国内矛盾。如果印度再不妥协往回收,中印矛盾也爆发,那会促使印巴矛盾和印度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那印度真是求仁得仁,2.5线作战了。
在占豪看来,接下来局势如何演变其实关键取决于印度的选择。如果印度知难而退,退回去别再挑衅,中国根本不想和印度绞缠,中国会继续在洞朗修路,然后一步步修到不丹,然后和不丹通商建交,以后不丹慢慢经济就不再完全依赖印度,当然印度想吞并不丹将成为黄粱一梦;相反,如果印度继续赖着不走,那么中国有N 多种对付印度的招数,都能让印度足够痛苦,都能让印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时印度也还是阻止不了中国在洞朗修路。
所以,印巴的军事冲突到底是否由日常的交火演变为局部冲突甚至战争,完全取决于中印这次边境对峙升级到什么程度。如果中印之间都到了动武的边缘,那么印巴交火必然演变成大规模冲突;如果中印直接都开战了,那印巴必然开战。
当然,中印距离开战还远,印巴距离开战当然也还远。然而,远不代表无法到达,这一切都取决于印度的选择,都取决于印度是民智还是糊涂。
如果印度不思悔改、不知进退,惹怒中国,必被中国揍个鼻青脸肿。三哥,还是老实点,不要当中国巨龙亮剑的那块磨刀石吧,那块磨刀石是本是属于日本的!

5月下旬,杜特尔特访问俄罗斯,结果飞机刚落地,老家棉兰老岛就乱了,包括阿布沙耶夫等几个宣布效忠IS的武装组织爆发叛乱,占领了菲律宾南部一个城市的多出要塞。杜特尔特当时连夜见普京,可怜兮兮地对普京说,我们家一个省丢了,我必须现在赶回去,我们需要武器,希望能从你们这买,付现金也行。结果,杜特尔特回去了,然后菲律宾南部政府军和恐怖分子就是打啊打,美国没有给武器,俄罗斯的武器一时半会也买不到,杜特尔特四十多天连面都不敢露,政府军一个多月无法剿灭恐怖分子,老杜那叫一个急啊!
终于,中国出手了!5000万人民币的CQ突击步枪和世界领先、中国产的7.62MM的最先进的高精度狙击枪,都是城市巷战打恐怖分子的好家伙,这下老杜可高兴了,立刻出来接收武器,兴奋得比划来比划去。
在上次军事援助的时候中方就说了,这只是“意思意思”,如果能一起军演、情报共享等军事合作展开,中国还可以援助更多。那边老杜很快就说没意见。显然,中国和菲律宾估计已经开始磋商第二批军事援助的事了。
老杜得了中国的武器,而且下边还有更厉害的装备,他一改四十多天不露面、不说话的态度,而是在7月5日高调表态:“我会活吃了你们,给我盐和醋就行”。
在占豪看来,接下来只要老杜和中国进一步深化合作,中国只要再援助一些装甲车、火箭弹、迫击炮、无人机之类的中高端装备,估计老杜打击菲律宾南部的恐怖分子会顺手很多,说不定任期内就能把那些恐怖分子都剿灭掉。
想想看,当年斯里兰卡对武装组织——猛虎组织多么无奈,求这个爷爷告那个奶奶,结果就是剿灭不了。后来,攀上中国这个“高枝”后,在中国武器支持和军事指导下,不久“猛虎组织”就被彻底剿灭了。自那时开始,中国和斯里兰卡的深度合作也开始了。与菲律宾,也许从杜特尔特时期开始,中国有望与菲律宾军方建立较为深入的关系,那么中国对菲律宾的影响力就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
更为有趣的是,在中国援助了菲律宾之后,美国也坐不住了,终于也开始援助菲律宾。据《菲律宾星报》7月5日报道,上月派遣至美国的一架菲律宾空军运输机已回到菲律宾,装载了大量火箭和弹药,用于补充菲律宾武装部队(AFP)的储备。菲律宾国防和军事领导部门派遣C-130“大力士”运输机至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将马拉维市发动空袭所需的炸弹和火箭运回国,以消灭菲律宾国内的恐怖分子。洛伦扎纳称:“终于,美国政府告知我们他们准备现在运送,他们可能九、十月份将‘扫描鹰’无人机运送给我们”。
虽然,美国最后也援助了菲律宾,看架势所耗资金比中国大很多,但其效果却要比中国那5000万差很多。因为,如果没有中国及时向杜特尔特雪中送炭,就没有美国迫不得已的“大手笔”。对中国来说,这很可能是中菲关系的突破;对美国来说,却只是维系了美菲关系现状。当然,这一切还要得益于杜特尔特的政治智商和中国恰到好处的把握。
阿基诺三世是华裔,杜特尔特也有华人血统,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一个是不肖孙,一个是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