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军事专家尹卓近日透露的诸多中国在建航母细节,俄罗斯军事专家卡申撰文称,尽管中国在建航母只是“瓦良格/辽宁”号航母的改进型,但中国始终在寻求建造更大的航母,有可能在未来航母上同时装备滑跃与弹射器,以便兼顾预警机与舰载战机起降,最终将类似未建成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但小编认为,当代的中国比昔日的苏联在航母领域要智慧得多,新型航母不会兼顾滑跃与弹射。
政治干扰军工 王者1160航母方案惨被抛弃
图中的1160航母方案的舰载机已换成了苏27K,这或许才是昔日红海军心目中的最佳组合,但诸多非军事、非技术因素最终葬送了红海军的航母初心与未来。(资料图)
熟悉苏联航母发展的人都很清楚,苏联航母的发展脉络远非“莫斯科”级到“基辅”级再到“库兹涅佐夫”级这么简单。这三级我们见到的航母,实际上是苏联整体航母发展不断博弈、妥协、甚至半途而废的结果。早在1971年,苏联涅瓦设计局就参照美国刚服役不久的世界首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设计了代号1160的“奥廖尔”级巨型核动力航母。相比“企业”号,“奥廖尔”级航母除因苏联设备体积较大而造成外形尺寸比前者稍大,在飞行甲板前段装备有远程反舰导弹发射井外,其余全部外观与性能均与美式航母极为类似。随后受到更新的美制“尼米兹”级航母的冲击,苏联又在1160方案基础上研发了1160A方案,主要区别是调整了部分结构,并缩小了舰岛。
值得注意的是,涅瓦设计局是1974年开始1160A航母方案设计的,就在前一年,首装滑跃甲板的英国“无敌”级首舰在维克斯船厂开工建造,相信此时苏联必然已经借助无孔不入了克格勃获得了英国新航母的技术性能,但为何此时苏联并未考虑在大型航母上安装滑跃甲板,而始终坚持采用弹射器呢?原因很简单,当时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的红海军清醒的认识到,同吨位的滑跃航母是无法与弹射航母相抗衡的,因此即使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仍要坚持在航母上采用弹射器。但好景不长,苏联军工中一贯的非技术的政治因素再次影响了航母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拿酒瓶远多过拿枪的苏联政府高层倾向于1143.7方案(“乌里扬诺夫斯克”级),导致1160系类方案最终流产。
要技术不要模式 中国应以苏联为鉴自己走路
这是网友设想的中国版“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着眼于中国的政治与军工智慧,以及现有及可预见时期的技术研发成果,这种好看不好用的方案应该不会出现在中国。(资料图)
那么作为苏联曾建造过的最大的,号称可抗衡“尼米兹”级航母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它的设计是成功的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苏联军工研发部门在遭受了最初的技术挫折后,想当然的在“乌”舰上装备滑跃甲板用于起飞较重的预警机,装备简装版的蒸汽弹射器起飞较轻的舰载战机(此时的舰载战机是米格23K,但在日后更换为重得多的苏27K后,“乌”舰的弹射器却并未进行任何调整)。众所周知,航母甲板中起飞舰载机的最佳区域就是前段甲板,“乌”舰却将前段甲板变为主要起降预警机的滑跃甲板,只在斜角甲板上装备2台弹射器起飞舰载战机,这实际上是对航母至关重要的战机起降效率的严重腰斩。因此,“乌”舰的设计不仅是不成功的,也必然不会被中国所继承。
相比黄金时代的苏联,当代的中国或许在军备研发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却几乎不存在政治干扰科研的情况,同时也没有冷战带给苏联的那种“军备癫狂”。因此尽管目前中国处于海军大发展阶段,但绝不会花大价钱建造性能存在明显局限的航母。着眼于目前中国在弹射器研发方面付出的努力,如果在目前大连在建航母之后的第1艘国产航母上配备弹射器,那么中国至少将还有5至10年的研发时间,这已经足够了。因此,中国很可能在目前大连在建航母后的第1艘航母上彻底告别滑跃甲板,它很可能这将是1艘吨位介于“辽宁”舰与“尼米兹”级航母间(8万吨),至少装备3至4部弹射器(前甲板1至2部,斜角甲板2部,若届时电磁未成熟,蒸汽弹射也能接受)的大型航母。
早在4年前,一位拥有海军背景的资深媒体人对小编说,仅以“辽宁”舰为核心的航母话题,至少要在中国火5到10年。而对于中国海军而言,在掌握外星人黑科技之前,航母就是海军乃至整个国家防卫力量的绝对核心。苏联航母模式的营养已近枯竭,中国需要自己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