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尤其是北约国家越来越多配备更多现代化新型直升机的情形下,如MH-60R或AW-159;
俄军同样也不甘落后,需要一款更优秀的舰载直升机取代电子设备老化,负载能力有限的卡-27,成为俄罗斯海军新一代舰载直升机。
俄罗斯媒体日前曝光了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卡莫夫设计局试飞中心机库内出现了一架从未现身过的直升机全尺寸模型。
从造型来看,这款直升机和卡莫夫设计局现有的机型均不相同,它的外形明显比卡-226轻型直升机大,长度接近同一厂房里的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这款全新的直升机应该是一款10吨级的中型直升机,由上述信息点再结合此前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可以推断这就是传说中的卡-65舰载直升机。
卡-65,是卡莫夫正在秘密研制中的新一代舰载直升机,旨在取代上世纪70、80年代研发的卡-27(出口型叫卡-28)系列直升机。
和“蜗牛”家族一样,卡-65为同一平台,未来将有反潜型、搜救型和突击运输型,旨在取代卡-27、卡-29和卡-31预警机等型号。
▲卡-65早年设想图,未采用刚性旋翼
此前,卡莫夫和俄直集团曾不经意间陆续披露过几张卡-65的效果图。
它采用了卡莫夫设计局“祖传”的共轴式双旋翼设计,这一设计从最早的卡-15,再到卡-25“激素”和卡-27、卡-50一直被卡莫夫选用。
在卡式直升机家族中,仅有采用单旋翼-涵道尾桨设计的“海豚斯基”——卡-60/卡-62,没有使用这一设计。
卡莫夫设计局的龚州双旋转翼直升机大家都知道,我国从俄罗斯购买的卡-28就是这一设计的经典之作。
共轴双旋翼设计给直升机带来的好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可以显著的缩短机身长度,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共轴双旋翼独特的反转设计,可以平衡反扭矩,这样就不再需要尾桨,从而大大缩小直升机长度。
而长度缩短后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也非常适合舰载直升机使用,俄海军正因为使用卡式舰载直升机,对舰艇直升机起降平台要求不高。
当然了,其缺点也是相当的明显,那就是由于桨叶仍采用摆振铰和挥舞铰和桨毂相连,在高速旋转时,两幅桨叶是存在一定幅度上下运动的;
一旦动作过猛,就容易导致上下两片旋翼互相“打架”,此前俄罗斯就有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因此坠毁,甚至还牺牲了一位陆军航空兵司令。
而为了避免上下旋翼经常打架,于是俄罗斯特意加高了上下两旋翼之间的距离,这也导致这种直升机高度过高,为了这一点,中俄两国的驱护舰直升机库都是特意加高过的。
在虎哥看来,其实共轴双旋翼设计本身是非常前卫的,但是想要真正发挥共轴双旋翼设计的优势,还需要一项技术,那就是刚性旋翼技术。美国的下一代直升机选型之中,其中一款就是采用了刚性旋翼共轴双旋翼设计。
我国在这方面要落后美国一些,但是在2015年,中国航空报曾披露,航空工业直升机研究所完成了直升机共轴刚性双旋翼首次悬停试验,这可能是未来中国先进高速直升机的设计。
海军舰载直升机一直都是我国海军最大的一块短板,直-9直升机本身太小了,当成舰载直升机也只能说是凑合用,而直-8直升机的机体又太过庞大,根本塞不进我国驱护舰的机库里去。
所以在上世纪末,我国才选择引进了俄罗斯的卡-28、卡-31直升机,不过这也不是舰载直升机的最好选择。直升机本身尺寸过高这个缺点就不说了,其次俄罗斯本身电子工业的落后也导致其反潜声纳等配套设备的性能不足。
目前来看,世界上最好的反潜直升机还是要数美国的海鹰直升机。
虽说这一次俄罗斯新推出的卡-65,但是这回我国也不会再去羡慕俄罗斯有性能更好的反潜直升机可用了,直-20的出现,让我国拥有了10吨级先进通用直升机,而这一款直升机的舰载版本目前也正在有条不紊的研制中。
此前披露的照片显示,舰载型直-20必备的海上紧急应急漂浮系统已经进行了测试,起降平台加长、机库降低的052D和055型驱逐舰,均已大批下水。
据推测海直-20的各项性能都达到或者超过了美国的海鹰直升机,而俄罗斯目前曝光的这款新型舰载直升机还是采用了非刚性共轴双旋翼设计,其固有的缺点仍然存在。
考虑到这些年俄罗斯的电子工业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其反潜设备的性能提升估计也有限,整体性能不大可能达到美国海鹰的水准。
所以,对于“卡-65”,现在我国也不会再羡慕,更不会有什么引进的动力,何况它还在研发阶段,但其出现,也唤起了我们对于采用共轴刚性双旋翼关键技术的未来先进高速直升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