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中方四个友国额外征税,最高达3500%,用意不言而喻,中方先发制人
2025-04-23 23:54:27



当地时间 4 月 21 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这四个东南亚国家出口至美国的晶体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征收新关税。从税率来看,最低的是马来西亚的 41.56%,而柬埔寨因未配合美方调查,竟面临超过 3500% (对,我没有写错)的超高关税,发了如此大疯,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意图呢?

美国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基于国内部分企业的请愿。这些企业声称,来自东南亚的太阳能企业背后存在大量政府补贴,得以凭借低价优势在美国市场倾销产品,从而对美国本土相关企业构成了严重的不平等竞争。

图片
从经济理论角度而言,倾销行为确实可能扰乱市场秩序,若外国企业通过政府补贴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长此以往,会挤压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美国这一说法是否站得住脚,仍需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方面,东南亚国家在太阳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固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扶持,但将其归结为倾销行为,证据并不充分;另一方面,美国自身在贸易政策上,也并非毫无瑕疵,长期以来,美国在农产品等领域对本土企业的补贴力度同样巨大,却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对他国产品挥舞反补贴大棒,其双重标准可见一斑。

若深入探究,不难发现,此次加征关税事件背后,政治因素或许才是关键所在。

只要留意美国选择提高关税的国家,便能察觉其中端倪。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恰恰是中国上周刚刚访问的三个国家。美国在此时对它们加征关税,其敲打的意味不言而喻,仿佛在向这些国家传递一个信号:“若与中国走得太近,必将遭受惩罚。” 事实上,近期有诸多媒体爆料,美国在与各国进行关税谈判时,时常附加 “减少与中国交往” 的不合理条件。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美国一贯奉行的 “胡萝卜加大棒” 策略,若利诱不起作用,便妄图通过强硬的制裁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就范。

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美国此次加征关税,无疑使它们陷入了两难困境。在经济层面,这些国家的太阳能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美国是其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高关税一旦实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将大幅下降,企业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甚至可能面临部分产能闲置的危机,这对当地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都将带来负面影响。从政治角度看,东南亚国家一直奉行多元外交政策,希望在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保持平衡,以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

图片
美国此举却试图打破这种平衡,迫使它们在中美之间 “选边站队”。而对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合作等诸多领域也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放弃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同样会给自身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不仅如此,中方“先发制人”——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对话沟通,与这些国家携手应对这场席卷全球的关税战考验。中国和柬埔寨的合作已进入深水区,中越同时宣布两国在北部湾海域举行第一次联合巡逻,总而言之,在东南亚这些国家眼中,与中国的关系,可轮不到特朗普来说三道四。

白宫此举,严重破坏了全球自由贸易秩序。为了一己私利,不仅损害了东南亚国家的利益,也对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协同发展造成阻碍。看着吧,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