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不止一次的谈到过,作为六代隐身战斗机,未来必然会装备大功率的机载激光炮。最终实现在大气层内外,同时使用超级射程的空空导弹,与大威力的激光作为歼灭敌对的任何空中目标的主要手段。在2050年之前,仅仅适合战斗机的机载激光,并不需要实现类似地面与海面战略激光相同的打击距离与杀伤效果。只要能够在中低空50公里之内,在高空100公里之内的距离上,战斗机的机载激光,实现类似过去机炮的杀伤效果即可。而本质上机载激光也是直接替代机炮与格斗类短程空空导弹的终极杀伤手段。从这一点上出发,那么机载激光原则上的单台安装总重量就不应超过800公斤,最大放宽尺度是不超过一吨。单架新式战机一般安装1台此类激光炮。考虑到6代有人隐身机体量相对较大。
图片
大概率会超过40吨;那么也可以放宽要求到同时安装2台1吨级以下的机载激光炮。这样就可以同时对付不同半球的多目标协同作战。问题是历史上普遍实际装备的过战斗机机炮,大部分的有效作战半径都是在800米之内。而现在地面上的激光反无人机车载系统,有效作战半径普遍已经上升到5公里的范围,最远有效拦截半径甚至超过了15公里!考虑到高层大气的透明度更好,武器级激光的杀伤距离会更大。那么为何到目前,仍然没有一种机载激光真正部署上机,实现凌空打靶呢?障碍主要在于3点:第一,就是目前已经实际地面实战运用的反无人机与巡飞弹的激光器,作战全系统的全重仍然较大;系统自重普遍还在5到10吨级上;如果要最终上机,必须全系统压缩到1吨之内,目前还需要,
图片
进行全系统的深度减重。第二,就是地面激光器的供电系统同样体量较大,而且运行期间的总功率要求也较高,是现有战机的机载发电系统暂时不能达标的。其实以上这两点,克服起来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考虑到已经具备超级电容之类的高效储能体系,以及上机的系统可以进一步降功率。那么把全系统做到1吨左右,实现5到10公里之内的高空激光硬杀伤也不难实现。其实最大的障碍在于关键的第三点:也就是激光上机之后,发射平台本身极其不稳定,而且必须随时大幅度机动飞行的。这就很难像地面部署的近防御激光一样,有一个非常平稳的发射基座。如果发射平台本身随时波动,就需要很大的陀螺稳定辅助系统的存在,这也是激光炮上舰之前的关键技术挑战。要在空中大幅度机动中,
图片
实现激光炮的一击必中,那么稳定陀螺的自重与体量,往往比激光器本身还要更大更重。虽然机载激光暂时不能彻底代替机炮与格斗类空空导弹,但是作为反空空导弹的主动防御系统,却即将实际上机打靶测试。这主要在于机载主动激光防御系统短小精悍,有效作战距离都在数公里甚至是1公里之内,而且来袭导弹的末端弹道都比较稳定甚至是呆板,这就不需要主动激光杀伤器安装大尺寸的稳定陀螺。单系统全重可以控制在100公斤之内,一架战机上可以对不同球面安装多台。某5.5代隐身机又会增加一种全新的空战利器!